2012年5月7日星期一

地铁故障


新捷运无法提供巴士”
李静仪 陈紫筠报道
leecgye@sph.com.sg
ziyun@sph.com.sg

关键字:新捷运 瘫痪 高峰时段   巴士运作控制中心   转换站  陆路交通管理局  GPS 卫星导航系统  永久性指示牌   接驳巴士  疏导人群 


       在去年12月15日南北线地铁首次瘫痪时,忙于安排免费接驳巴士到受影响地铁站接载乘客的SMRT企业曾向新捷运求助,要求它帮忙提供车队,而新捷运当时表示无法提供任何巴士。
SMRT地铁站运作副总监张伟杰(36岁)昨天在地铁故障听证会上透露这点。
他在供词中说,由于故障发生时碰到下班高峰时段,他于是指示巴士运作控制中心调派较多接驳巴士到莱佛士坊和政府大厦转换站接载乘客。
       当晚碧山站的列车服务也中断,该站外的巴士站人潮汹涌,许多人得改搭巴士前往张伟杰随后建议巴士运作控制中心提供往返碧山和宏茂桥的接驳巴士服务,并向新捷运寻求援助,但对方表示无法提供任何巴士。他们只好联络分包商要求支援,这批私人巴士到了接近晚上9时才开始抵达车站。
       至于新捷运当晚为何没有提供车队,张伟杰回答总检察署政府律师符晓萍的提问时表示并不知情。
他说:“当时我们的重点是要尽快调动更多资源,想办法调派更多巴士,并没有问(新捷运)为什么,就赶紧联络分包商借用车队。”
据本报了解,新捷运当晚增派了40多辆巴士增加服务趟次,未有足够巴士提供额外的接驳服务。
地铁故障发生时,SMRT的免费接驳巴士服务明显不到位,不但巴士姗姗来迟,也供不应求,巴士等候处大排长龙,乘客怨声载道。
      陆路交通管理局和两家巴士公司过后宣布,今后只要任何一条地铁线发生预计需超过一个小时才能修复的故障,受影响乘客可直接在地铁站附近的指定巴士站,免费改搭任何新捷运或SMRT巴士,无需特地等地铁公司调动的接驳巴士。
加入SMRT有11年的张伟杰供证时强调,接驳巴士并非要“复制”地铁服务,而是提供替代交通,让乘客续程到目的地。SMRT共经营1000辆巴士,市场占有率仅25%,由于资源有限,最快能调动到的第一批接驳巴士是40辆。
针对乘客申诉接驳巴士司机走错路,他说,公司正设法增加跟车员人数,为不熟路的司机指引方向,同时也探讨使用GPS卫星导航系统来协助司机。

      此外,他也透露,SMRT已吸取了去年底地铁瘫痪的教训,实行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在列车故障时为乘客提供更及时的信息,减低对公众造成的不便。
这包括分发有关巴士路线服务及德士电召号码的传单,以便在接驳巴士抵达前的首小时内,让乘客知道可如何改搭其他交通工具到目的地。
   地铁站内外,特别是在入口处的地方也会设置全新的LCD屏幕,及时通知乘客有关列车故障或延误的消息;一旦服务中断,乘客未进入地铁站之前就能掌握最新消息,可及时规划行程,地铁站内也可避免人满为患。
     目前勿洛地铁站正试用新的LCD屏幕,这个新设施将率先在主要转换站使用。
地铁站内也会设置永久性的指示牌,让公众知道该到哪里搭乘接驳巴士站内也会张贴提供有关巴士服务信息的告示牌,以及一个可随时拉下的告示屏,提供有关列车故障的信息。
与此同时,SMRT也准备把在故障发生时,协助疏导人群的客户服务组员增加三倍,从目前的190人增至700人,以做好应付类似去年底大规模故障的准备。
张伟杰也透露,陆交局目前正提升软件,让受故障影响的乘客下次使用车资卡搭车时自动获得退款。过去,乘客可在故障发生后的三个工作天内索取退款,SMRT已把这个期限延长到14天。
列车营运总监:公司已尽全力应对问题
列车营运总监沙林昨天供证时说,SMRT在去年底地铁故障中的应对不错,他认为公司当时已经尽了全力。
在SMRT服务14年的列车营运总监沙林(Shahrin,38岁)昨天供证时对地铁故障带给乘客的不便,表示歉意。不过他认为,去年的地铁故障对SMRT是很大的挑战,各部门的职员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仍然按照标准作业程序办事,尽全力应对问题。
沙林说,乘客的安全是极度重要的,这一点他们决不会妥协。每名职员都尽力履行职务,有的临时被调派到地铁站帮忙,错过了儿子的结婚敬茶仪式,也有的为了当天的工作不能够和儿子庆祝生日。
      沙林认为那次故障SMRT已经处理得不错了,如果类似事故再发生,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他比喻说,这好像他的儿子第一次参加剑术比赛,只获得第三名。他问儿子能否做得更好,儿子回答,明年一定会做得更好。
他说:“我不是说以后还会发生类似故障,但我们从中学习很多,也做出不少改进,而且还可以做得更多。”
他认为,公司多年来不遗余力改善设施,包括提升运作控制中心的闭路电视系统、收音器材、列车自动化系统等。
去年南北地铁线大瘫痪时,受困于故障列车的乘客因为车厢内的空气不流通感到不适。领导独立调查委员会的初庭首席地方法官陈祥泰问沙林,能否在车厢内装上窗户,让空气更流通。
      沙林并不赞同,他认为乘客的反应难以预料,装上窗户可能使得情况更加复杂。
沙林透露,SMRT其实正检讨改换驾驶厢前方车头的设置,将它变成一扇滑式门。这样一来,当列车瘫在隧道时,就能够打开车门,让空气流通。目前车头这扇门也是一个斜道,事故发生时,可以打开让受困于车厢的乘客下车。

        陈祥泰也建议在车厢内安装闭路电视,让运作控制中心观察乘客在车厢内的情况。
沙林赞成这项建议,他指出,无人驾驶的环线列车已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陆路交通管理局正探讨也在主干线的列车内安装同样的设施。
另一方面,去年底发生故障的其中两列列车的司机日前供证时表示,不懂得如何在紧急事故时应对乘客,因为之前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
沙林不以为然,他昨天逐一列明职员所获得的训练。例如,列车司机必须接受模拟状况训练,测试他们在车厢内的紧急应变能力。他们每个月也须进行一项测验,考验他们对轨道条例、运作程序的熟悉度,每两年则得参加复习课程。每人也有一本指导手册,教导他们如何应付突发事件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