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6日星期日

SMRT采四措施防止事故重演

SMRT采四措施防止事故重演

李静仪 司徒晓昕 孙伟伦 邹美琳 报道
地铁瘫痪 事故听证会


        SMRT企业准备“四管齐下”来加强地铁运作的安全与可靠性,以防止去年12月地铁瘫痪事故重演,这包括更换整条南北与东西线供电轨的所有抓钩(claw)。
初步调查发现,南北线列车去年底接二连三发生故障,就是因为轨道内用作固定供电轨(也称第三轨)在支撑架上的21个抓钩脱落,导致供电轨下坠,列车底下的集电靴因此接不上电,好些甚至脱落在轨道上,以致列车断电抛锚。
         昨天在听证会上代表SMRT的德尊律师事务所(Drew & Napier)开明德高级律师发表开庭陈词时透露,SMRT有意把所有抓钩更换成最新型号的第五代抓钩,它附有螺栓可确保抓钩不会移位。
       SMRT相信,这可一劳永逸解决抓钩脱落的问题,防止地铁故障事故重演。据知整个系统共有3万个抓钩。第五代型号抓钩目前已用在樟宜机场延长线、文礼延长线和环线。
      此外,该公司也准备对地铁系统和列车展开更频密的维修与检查,它已从前年4月起把列车翻新周期从每四年一次缩短到每三年半。
它也计划添购新设备,包括装置在轨道上的车轮冲击负荷检测系统及一辆新的多功能检查车,前者可及时且准确探测出车轮是否出现状况,以提早作出补救。
后者则可对供电轨进行更频密的检查,确保供电轨和运行轨道(running rail)可完全对齐衔接来通电。SMRT临时总裁陈逸嘉将在日后出庭供证时进一步说明上述计划的详情。
      SMRT:维修机制没问题
南北线地铁故障发生后,SMRT的维修工作是否有疏漏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但开明德指出,由SMRT董事局委任的内部调查小组的调查显示,SMRT的维修机制并没有问题,其维修标准和频率普遍达到或超出制造商的建议。
        他指出,列车故障是由多个罕见因素导致的,这包括过度震动、所使用的抓钩的设计及制造材料有缺陷,并不是因为缺乏维修所致。
        代表政府的余文正第二副总检察长在开庭陈词指出,导致支撑供电轨和抓钩的扣件(fastener)裂损的原因可能是其制造材料存有杂质。
开明德说:“如果是制造材料有缺陷,这是个很大的问题,SMRT有可能发现这个问题吗?这类缺陷不应该存在,这是制造上的问题,并不是维修的问题。”
他指出,陆路交通管理局的前身“地铁管理局”负责设计地铁基础设施和运作资产,SMRT并未参与这个过程,因为当时它还未成立。南北线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兴建,而SMRT则成立于1987年。
对于SMRT应对紧急事故存有明显不足的指控,开明德指出,该公司是遵循受到陆交局核准的地铁事故管理计划办事,但他也承认有关计划的程序有待改进,以应付大规模故障。
这套计划把去年底的列车故障严重性列为“红色2事故”,而不是最高警惕水平的“红色1事故”,后者的定义是涉及广泛伤亡的重大事故或恐怖袭击,警方和民防部队将会介入。
他指出,去年的列车故障影响了数以万计的乘客,应该一开始就把事故当成“红色1事故”处理,如此一来,陆交局和交警便可迅速提供外援协助舒缓情况。
针对接驳巴士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他指出,列车可接载1000人,巴士的客容量则只有80人,根本无法替代地铁,特别是碰到繁忙时段。


(删减自  《联合早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