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6日星期三

人口老化政策逐步落实

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39项建议逐步落实中

(2008-01-16)

  人口老龄化课题部长级委员会为面对新加坡人口老龄化挑战而提出的39项建议已在逐步落实当中。

  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昨天发文告说,人口老龄化课题部长级委员会议定的四大策略取得良好进展,政府今年会继续朝这四大策略推出措施。

  这四大策略是:帮助年长者就业,保障他们经济独立;塑造无障碍的公共环境及交通系统,让年长者“原地养老”;提供全面及收费合理的医疗服务与老人护理服务;推广“活跃乐龄”(active aging)概念,鼓励年长者,继续就业、社交和贡献社会。

  李显龙总理在去年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中宣布了不少帮助老年人的措施。


去年的主要成就

  文告说,去年的主要成就包括加强老年人的就业和经济状况、提升老年人的医疗负担能力、为老年人打造无障碍环境,及帮助老年人参与社交圈子及维持活跃的生活态度。

  去年6月的老年人就业率比前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政府也计划在未来5年里把退休年龄提高到62岁。政府也成立由林彬教授领导的委员会,专门探讨长寿保险计划(longevity insurance scheme)。

  身体健康是老年人最大财富。去年9月,社青体部和卫生部宣布今年将推出为期两年的试验性康乐计划(Wellness Programme),让在基层组织主办的身体检查中接受体检的年长者,如果发现患有慢性疾病,交由普通医生跟进。

  去年5月,活跃乐龄理事会(Council For Third Age)成立,积极推动乐龄活动,为年长者打造多姿多彩的黄金岁月。同时,全面打造无障碍环境的建筑环境通行准则也将在今年4月生效。

  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人口老龄化课题部长级委员会鼓励企业为老年人开发新服务和新产品。上星期举行的“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Silver Industry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便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的平台。

  人口老龄化课题部长级委员会成立于去年3月,由总理公署部长林文兴任主席。9名委员中有3人是部长,包括卫生部长许文远、社青体部长维文医生和总理公署部长及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林瑞生。贸工部、国家发展部和人力部则由政务部长或政务次长代表。

2008年1月14日星期一

人口老化

点银成金的魔杖在哪里?

(2008-01-13)● 周兆呈


  几天前,去公司附近的油站洗车。这家洗车店刚开不久,为吸引顾客,专门给本公司员工提供了不小的折扣,每次只需要出示证件即可。那天有点小雨,洗车的人只有我一个,进去的时候,两位职员连忙放下手中的饭盒,开始忙活起来,喷水、洗涤,动作很快。擦车的时候,我却发现其中一位是头发灰白、看起来已有六旬的auntie,顿时开始坐立不安,不是滋味。最后付钱的时候,也根本不好意思提折扣的事,想来我们享受折扣的话,大概她的所得会更少吧。

  这几天本地正在举行“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名称毫不掩饰地展示主办者的意图和追求。我所经历的显然不是银发产业要开发的对象。这几年新加坡对老人课题日益重视,反映与全球趋势相符的状况,与此同时,在这一点上,新加坡又有着自己一贯独特的方式处理,也就是设法将老人问题中的市场潜能转化为一种产业,从而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实现区域领先的优势。这样的话,既解决老人问题,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岂不两全其美?

  开发银发市场,新加坡有自己的优势,正如受委探讨人口老龄化课题的总理公署部长林文兴所言,新加坡无论是在财务保障、保健护理或活跃老年等方面,人们对银发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都很高,加上新加坡在物流、金融、研究和科技方面的优势,使它有条件成为亚洲银发市场开发银发产品的理想试验地。

  但是,新加坡在开发银发市场上,也有高企的障碍。比如受限于人口的市场规模,而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开发者的信心和兴趣。

  亚洲各地的老年人口消费特点各有不同。2006年5月,中国曾举办国际老年人用品博览会。博览会负责人会后总结,确认今后老年市场比较走俏的商品包括:保健食品、饮品类;中老年医药、医疗保健器械类;老年文化、体育、娱乐用品类;老年服装服饰;旅游等综合服务类。而新加坡的“点银成金会议与展览会”,则包括金融、科技、保健与旅游和休闲四大主题,与中国的市场相比,有重叠的共性,也有金融理财等更超前的特色。

  老年人消费有其特性,产品开发也要有极强的针对性。很多老年人对新科技有一定恐惧,电脑不敢开、手机不会打、短信看不懂、取款机不敢用等。现在各种型号的手机功能繁多,五花八门,但一般中老年人其实用得到的功能十分简单,中国有电信公司就针对老年人推出了几款操作简便、屏幕字体较大的低端手机,并推出优惠的资费配套。几天前,我也在一家香港电视台,频频看到中国一家手机公司的广告,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发新的功能,大屏幕、大字体,加强通话音量,设一键式紧急联络按钮,可同时发多封短信给家人告急。在临近春节的这段时间猛做广告,显然是看中孩子给父母买礼物的巨大市场。

  银发产业要振兴,与其他经济行业不一样,涉及企业、政府、社会的协力合作。企业的职责是生产和销售适合老人消费的产品,但由于企业“唯利是图”的特性,首先是减少企业进入银发市场的风险,以及存在具一定购买能力的消费群,政府的职责则是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和促进经济成长,让更多的老年人具备消费能力,同时鼓励企业从事老年人用品的产销;社会的责任则是共同创造扶助的堡垒,让老人尽可能减少不安和担忧,降低“惜买”的忧虑。

  网络公司、生命科学企业等常常获得风险投资或基金的厚爱,投资纯粹以商业能否获利为考量。但是至今没有看到有投资公司青睐银发产业,确实让那些一直鼓吹银发产业潜力巨大的人士颇感尴尬。

  这似乎只能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所以,对于从事银发产业的企业,能不能在税收优惠、起步基金、甚至直接投资等方面得到政府的切实扶持?市场化固然是银发产业之所以成为产业的原因,但老人问题却不是完全推给市场就可以解决的。

  在新加坡的情况看,如果有一天,有政联公司大力主导银发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或许那才是银发经济点银成金的时候。

(作者为本报编辑组副主任)




人口老龄化的经济视角

(2008-01-12)

  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渐明显,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出现了老龄化趋势,其中以欧洲和亚洲最为突出。有专家估计,在未来20年内,很多国家的大部分人口都将在65岁以上,平均年龄将接近50岁。

  从传统的视角看,以“银发”人口居多的社会将遇到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以欧洲国家为例,由于老龄化现象严重,福利制度已经感受到了难以承受之重,其他公共开支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再加上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出生率下降,劳动力减少,种种社会问题就相继浮现。

  除此之外,欧洲还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引进外来移民的政策过于严苛,民间排外情绪比较明显,使得可以替代的劳动力比较缺乏,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显得益发严峻。类似的情况在日本也存在。

  在新加坡,老龄化趋势也构成了一大社会挑战。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100万,占总人口五分之一。因此,政府多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通过鼓励生育和引进移民等多项措施,确保人口达到正常的替换水平,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一方面解决了近忧,另一方面又为解决远虑进行准备。

  可是,当谈到老龄化现象的时候,人们大概都只会考虑到以上种种弊端,不大会从另一个角度予以审视。毫无疑问,老龄化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负担和隐忧,但凡事总有两面性,老龄化现象同样如此。

  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老龄化现象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实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潜能和激发作用。如同年轻人一样,老龄人口有他们自己的追求和需求,依然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继续是活跃的一部分。他们的社会价值和对社会的需求都不能低估。

  在前天开幕的2008银发工业会议与展览会上,总理公署部长林文兴在开幕词中就是从这个角度,对老龄化问题发表了一些独到的看法。比如,他认为,在财务保障、保健护理、养老环境和消遣娱乐等方面,老龄人口都有很大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商家应该开动脑筋,为老龄人口提供适销对路的银发产品和服务。

  林文兴部长还指出,商界应该在银发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中,发挥创意,大胆试验,以便成为这一领域的区域中心,从而把握整个亚洲地区的商机。他说,新加坡在很多领域本来就具有优势,因此有充足的条件发展“银发工业。

  “银发工业是一个新词汇,它体现了新加坡一贯的积极向上的思维模式。首先要诚实地面对问题和不足,然后要思考如何把不足变成优势,把坏事变成好事,把局限变成无限。

  就像因为缺乏淡水资源而下决心研制出“新生水一样,在面对不可避免的老龄化趋势时,我们同样不会自怨自艾,而是用积极、乐观和进取的心态予以克服,开创一条成功之路。也就是说,对新加坡来说,老龄化问题并非是不可转化的负担,关键在于能否启动创造性思维,趋利避害,点银成金。




应该有更多老年大学


邹璐 2007-12-01

  上个周末,应邀出席新加坡老年书法大学首届毕业典礼暨书法作品展,看到毕业生盈盈的笑脸,欣赏一幅幅学员的书法作品,现场洋溢着“夕阳无限好”的温馨气氛,让我在心里感慨,其实这样的老年大学应该更多一些。

  老年大学并不是颁发正式学位的大学。正如教育部长尚达曼在致辞中说,终身学习是我国政府的治国方针之一,不但可提升国人的从业能力,也可使我国社会更有活力与爱心。

  在人口老化、老龄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高度关注的今天,推广切实可行的老年大学发展理念,应该具有很高的现实紧迫感。

  据了解,新加坡老年大学成立于2004年,首次招生是在2005年2月。这是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桂在参考日本多所老年大学的模式后,为本地年长者提供的专门书法训练课程。

  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不仅学习到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书法理论和技巧,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这对丰富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等方面,都应该是有益处的。

世界各地的老年教育

  多年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推广老年大学的办学经验。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也是老年教育较早较正规的国家。

  法国目前有各类老年大学五十多所,其中一部分还是由政府财政预算支持创办,课程包括体育、医疗、保健、文学、历史、政治等。

  美国则是把老年学生纳入正常的招生计划,有些普通大学甚至免费招收年长者作为旁听生。还有的地方把老年公寓和老年大学的概念结合起来,形成老年寄宿学校。

  日本的老年教育由文部省(教育部)直接统筹,地方教育部门推动实行,大多数由民间私人资金主办。课程包括文学、绘画、园艺、保健、时政等。

  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于1983年9月在孔子故里山东成立。经过多年的总结和发展,办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既有官方办学,也有私人机构举办,还有官方和民间联合创办。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类老年学校共计1万7000多所,在校学生多达130多万人,加上已经毕业的学生有数百万之众。

  据估计,到2030年新加坡约有两成人口在65岁以上,政府甚至专门为此设立了“银发委员会”,并将在明年1月举办展览。

  李显龙总理说过,应重视老年人如何渡过绚丽多彩的退休生活,或许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就业机会。经过老年大学“再次深造”的退休人士,或许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价值,争取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发挥余热。

·作者是审计师,在本地从事财经工作





亮丽夕阳

(2007-12-24)● 何濛


  大自然中的春夏秋冬展现不同的姿彩,春叶夏花,秋霜冬雪,各具风韵。人生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与老年,也有一道道风景,可以散发不同的魅力。唯一的分别是,大自然周而复始,春天去了,明年再来。岁岁代代,没有休止。而人的生命只此一次,不能重来。因此,我们必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阶段,发挥每个阶段的潜在力量,用心耐心去彩绘自己的生命画板,使它丰富多彩,艳丽璀璨。

  一个在这里居住照顾孙孩的中国朋友说:“待孙孩稍长,我就回家去享受黄金岁月。那里有老人公寓,既独立自主,又可过活跃的群体生活。晨起练拳舞剑,锻炼身体;有保健医疗,休闲娱乐设施;也有艺术文化活动,写字画画,唱歌跳舞,生活与精神皆充实。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医。看到这里的年迈老人手脚不灵,还得在小贩中心和食阁洗洗涮涮,日夜劳作……”

  我告诉她,在意识到人口老化的趋势已经到来时,我们已着手计划和实施种种照顾老人福利的措施。打从1996年开始,就有多种乐龄运动,如敬老周、活跃乐龄节、乐龄关怀日、祖父母节等等,动员全社会去关心老人。托老中心、老人公寓、家庭护理、乐龄之家、乐龄之友、快乐学堂等提供老人安居、医疗、学习、生活的地方都在政府、宗教与慈善机构的努力下纷纷成立。有待年长者积极参与,自我体现。

  最近,我观赏新加坡乐龄活动联会在活跃乐龄节的“夕阳无限唱山歌”歌唱晚会。看到台上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多岁的长者引吭高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尽心尽情也尽力。他们用最响亮的声音,唱出最诚挚的心声:“我们是乐龄的一群,有的是热情和诚恳,打起了艺术的旗帜,展开长途旅行。纵然是遍地有荆棘,也要勇迈地前进,呼吸那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风景……”

  坐在台下的银发族听到许多久违了的老歌如草原之夜、采红菱、送情郎、夜上海、长江之歌、我停舟等待你、半个月亮爬上来、踏雪寻梅等经典名歌,心情特别畅快。豪迈之声令人豁然开朗,柔和之音使人愉悦舒坦。台上台下浑然一体,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

  挚友夫妇志趣相投,钟情歌唱,领导联会合唱团多年,每年都积极举办演唱会。这个艺术平台,让乐龄朋友齐聚一堂,以歌声交织彼此的心,美化彼此的心灵。当晚动听的《山歌》和“Begawan Solo”唱起时,还有三位乐龄人士随歌起舞,别以为她们老态龙钟,手脚绷硬。她们可是婀娜多姿,不逊色于青春一代。

  老年是青年的开花时节,是一个更成熟更卓越的青年。头上的银发如月亮的柔光,在生命之夕仍会散发银白色光彩。年纪虽老,精神和思想可以永远年轻。只要乐龄人士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坚信自己的价值和对社会贡献的能力,保持心灵上的青春活力,放慢生活步伐,放下放松,淡泊怡然。如此,夕阳的天空放射出的光芒,依然是彤红亮丽,夺目耀眼的。







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让新移民融入社会


政府从多方面着手

让新移民融入社会    

王慧容 2007-03-03

  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如何让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社会,并让新加坡人接受他们,是个重要的课题。唯有新加坡人和新移民双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维持我们多元社会的和谐。

探讨举办“公民日”

  副总理黄根成昨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总理公署开支预算时,强调政府很认真看待新移民融入社会的课题,并意识到要在这方面做得更多。这包括探讨举办“公民日”(Citizenship Day),让新加坡人,无论新公民或原住居民,都能欢庆共同的公民身份。

  主管人口问题的黄根成再次解释,吸引和留住适当的外来人才是整体人口政策的重要部分,很多国家也都在努力吸引外国人在当地落地生根,促进经济增长。

  他说,新加坡自1976年起,生育率就一直达不到人口替代水平。即使目前每年平均有8000名新公民(2001年到2005年),但以这个数字计算,到了2030年,每年死亡的人数也会超越新生人口。如果没有新移民的加入,我们的人口将如日本在2005年的情况,到了2020年就开始萎缩。

  多名议员提出新移民无法融入本地社会的问题。黄根成回答时吁请新加坡人以开明的态度,欢迎新移民,而新移民本身也要设法融入本地社会。

  他指出,吸取了之前作为移民社会和如今多元种族社会的经验,新加坡人应该更善于处理新移民融合的问题,对此有更高层次的了解与容忍。

  他说:“我们应该承认新加坡人和新移民存在着差异。我们可能说不同的语言,但有一样东西能够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我们身为新加坡人的共同命运。

  “要来到这里,选择这里当永久的新家园并不是容易的决定。我们要支持和鼓励他们(新移民);这会加速他们融入我们的社区,而很快的,之前明显的差异就会消失。”

 黄根成指出,目前人民协会已经通过基层领袖举办社区活动,让新移民和本地人打成一片。马林百列集选区成立了一个附属委员会,为新移民举办聚会和共享新加坡的资讯。由外国人成立的组织如九龙会、华源会和印度俱乐部(India Club),则协助新移民在新加坡定居。

  教育部也计划通过系列活动和计划加强外国学生与本地学生的交流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此外,为了促进国人的凝聚力和公民意识,黄根成也透露政府正探讨办“公民日”的可能性,就如澳洲的做法一样。他说:“‘公民日’将纪念和欢庆我们融合在一起,都是新加坡公民。”社会发展、青年和体育部将负责推动这个节日。

  不过,黄根成也强调,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政府还是会重视新加坡的公民。

  他说,政府珍惜公民多于外国人,新加坡人的地位还是在外国人之上,因此,最近实施削减外国人和永久居民的保健与教育津贴,确保只有公民才能获得政府的全力支持。很多政府分享盈余的计划如填补公积金、新新加坡股票、经济重组股票、就业奖励花红也只让新加坡人受惠。

  他说:“但我们也要了解,公民的价值不能用金钱去衡量。新加坡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称为自己的家。你不能为对一个地方的归属感标上价格。家是心之所在。”

  除了吸引外来移民,政府也会通过鼓励人们生育以及与海外的新加坡侨民维持联系,来解决人口短缺的问题。

  黄根成昨日也在国会中透露将会推出更多奖励措施来鼓励人民更早结婚和生育。而要确保海外的新加坡人与新加坡保持联系,政府已经成立了侨民联系署和设立网站来促进交流。



甘榜精神


在组屋区重现甘榜精神        

吴大地   2007-03-15

  人到乐龄,每当心惊肉跳地阅览报上讣告栏时,总觉得生命中最珍贵的,还是“情”:亲情、爱情、友情与乡亲之情(邻里之情)等等。

  社会国家的凝聚力与认同,从较深的层面看,其本质有很大成分是对亲人、朋友、邻居、国人的情感与关爱。所以,国家发展部在规划国家新蓝图时,除了各项宏大的硬件建设外,对邻里认同与归属感的成长亦非常关注。

  《早报》3月5日的社论,把这邻里认同与归属感的概念,具体化为“甘榜精神”,这不但有助于理解掌握这抽象的概念,同时还指出了培养邻里精神的设计方向。

  甘榜与都市最大的不同是:都市人基本上是“匿名”的陌生人,而甘榜里的村民,是有名有姓有门牌有性格的财叔、六婶、Ali、Jenny。所以,如果要在组屋区重现甘榜精神,看来有必要设建一个个自成一体的小社区(甘榜)。而这小社区的住户数目不可太大,三四百户应该是极限。

自然聚集并长时间逗留

   这里说自成一体的小社区,当然不是说要建篱笆划边界,而是指利用房屋的面向,环绕着一个大家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这三四百户居民自然的认识交流,建立类似以前的甘榜村民的亲切关系。

  这公共空间必须对各年龄性别的居民都要有吸引力,譬如小朋友喜爱的游乐场地、青年的球场、滑轮溜道、适宜散步晨操蹓狗的花园等。

  玩在一起的小朋友,他们的父母阿公阿嬷女佣,以及球友们、晨运者或动物爱好者等,日子一久,迟早会相聚在一起,“日久生情”。笔者对此有切身体会:几个终身不渝的死党,都是小时候的邻居,一起踢足球长大的。

  此外,还有一个绝佳的,可是却常被社区组织者忽视的公共场地——那就是组屋楼下的咖啡店。这是人潮自然聚集并长时间逗留之处。

  有意搞社区活动者,或可以把办公室设在咖啡店旁边,亲近那惯性集聚的人潮。大家熟悉之后,举办社区活动或收集公众反馈,就会容易得多。马来西亚有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就把他的进行政治活动的办公室,设在一间咖啡店后面。

  以上所列举的居民休闲空间与设施,在今日的组屋区,其实已经非常普遍齐备。问题是,所覆盖的服务地区太广,目标用户太多,所以较难培养基于“长期近距离接触”的甘榜精神。如果要在组屋区重现“甘榜精神”,看来似乎须要有意识地规划小型社区。

·作者为本地自由撰稿人

-------------


甘榜精神仍然可贵      

2007-03-05

  国家发展部不久前推出新系列的论坛,探讨如何加强组屋社区的“心件”建设。为了照顾不同族群的语言习惯,当局还在英语以外特别增设了以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进行的对话会。

  论坛小组认为,历时长达半年的公共咨询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意味着民众的意见将对决策的过程——包括硬体建设和各种社区政策的制订,具有影响力。换句话说,当局有意重新唤起新加坡各个社群的“甘榜精神”。

  所谓“甘榜”,即马来语的“乡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加坡的城市化步伐全面加速进行,“甘榜”其实已消失多年,目前也事过境迁。不过,有关方面仍然希望,互相关怀、守望相助的“甘榜精神”,可以在高楼耸立的组屋区重新建立起来。

  精神是从实体上升华而成的,因此,目前谈论的甘榜精神必须根据新的实体而建立。原本围绕着渔村、农村这些劳作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社群结构,如樟宜村、林厝港、杨厝港、蔡厝港、忠邦村、潘家村等,都已走进历史,如今即使有地名留下,也不复具有原来的实质意义了。

  同时,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经济结构,也影响着民众对“优质生活”的定义与追求。新加坡人基本上向往建立小家庭,而新住宅区的设计也日新月异。更甚的是,房地产越来越抽离“家居”的定义,成为有利可图的交易商品。早已形成居民归属感的许多旧社区,房地产纷纷集体出售,蔚然成风,反映的就是这一情况。目前,律政部有意修订法令,让愿意据守旧居的业主能有更公平的说话机会,或让原有的建筑与社群更有可能留存下来,就是要在“发展”与“保留”之间求取更大的平衡。
  话说回来,聆听民众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根据社会学学者的看法,类似“甘榜精神”的树立,却仍然有赖高层次的推动。

  南大国立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学系的黄玉玲教授便对本报说,在别的国家,社区与居民活动主要由地方政府推行,例如美国发生九一一事件,纽约市政府积极推动各种公民活动,务使破坏尽早修复,生活早日回复正常。而在新加坡的语境里,社会动员的角色该由国家扮演。

  照我们看,甘榜虽然不在,但“甘榜精神”依然是值得珍惜的社会价值观,这是毫无疑问的。首先因为我们是小国寡民,社区与群体的凝聚力是和谐生活的要素。再而是全球化之下,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不断涌现,为了大家的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社群必须融为一体。这不但将有助于防止灾难性的事件发生,而一旦发生不幸事故社区也可以及早恢复常态。

  在建屋局组屋区或私人住宅区建立的“甘榜精神”,当然也须有新的面貌。住宅要成为“家居”而并非只是下一趟转手脱售的资产,便很有必要让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有“家”的感觉。

  个别地区成立本身的市镇中心,看来也是很有必要的。市镇中心主要照顾的不是居民的柴米油盐,而是社区邻里认同与归属观念的成长。消息说,建屋局将在预购组屋制度下,推出具环保概念的“生态邻里”设计,而也将在女皇镇老区中落实“公园里的组屋”新概念,都是些令人鼓舞的建设。事实上,关心组屋区的文娱生活,增加足以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的机制与设施,也都应该是相当及时的考量。




国家归属感


没有文化遗产便没有自我    

2007-04-05

  国家文物局今年开始颁发的“文化遗产赞助奖”,凸显了国家对本土集体记忆的重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见于两个方面:在国内这是国人归属感凝聚的所在,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养分;对外方面,具有本身特色的文化遗产,将是新加坡吸引国际游客的必要条件。

  如今在世界各地,海底公园、夜店,甚至清洁城市,都已成了新兴旅游胜地的卖点。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如果新加坡只懂得复制欧美一些城市的美感设计,在外人眼中便毫无特色,欠缺自我的灵魂,没有吸引力。既然有关文化机构可以不惜重本,兴办只持续一段短时间的巨型国际展览或演出,当然也能够把重点放在悉心保护本地文化遗产上面,让本地的基础文化建设逐步确立起来。

  从今年所颁发的86个奖项来看,文物局的赞助奖是个令人鼓舞的开始。获颁“荣誉奖”的有四个得奖者,以每个机构或个人所作的捐献达到两百万元的价值为准。得奖者是:

  一、酒店业钜子邱德拔的后人捐出巨款,落实唐朝“黑石号”5万多件文物的购买,完整落户狮城;

  二、李氏基金拨款赞助文物局各项建构与活动;

  三、多元艺术家陈瑞献捐出6500件书籍、文物与艺术品给国家图书馆;

  四、已故马来西亚商界闻人陈祯禄87岁的幼女陈金蕊,捐出巨款,让尼路的一栋本土式建筑物得以保留和修复。这栋“峇峇屋”将在今年内正式开幕,成为一个土生文化中心。

  从这四个奖,我们自然可以感觉到新加坡优良传统的积累。而文物局强调,文化遗产奖并非只为捐出巨款者而设。此奖分为几个类别,除荣誉奖外,还有文化遗产赞助人奖、文化遗产之友奖、伙伴奖及支持者奖。换句话说,保存新加坡的文化遗产,人人都可以作出贡献。

  从捐献者口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新加坡人保留亲人的文化遗产,以供分享,的确有很强烈的心愿。文物局赞助奖的得奖人之一,讲古大王李大傻的遗孀明有好,便对本报透露了她把507张照片、剪报、手稿等捐给国家档案馆之后的欢愉心情。

  李大傻传人李瑞霞则说,有人曾跟他借了李大傻的珍贵照片和手稿去,却一去不复返。可见对文化遗产“虎视眈眈”的人很多,国家如感觉不痛不痒,“走宝”事件将层出不穷。

  本月初国会辩论政府开支预算时,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李文献医生强调,推展艺术计划的下个阶段,政府不但提供更多资金,而也把焦点放在政府、人民和私人机构之间的合作上。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展示方面,相信政府的这项方针也将带来推动力。

  加强合作之外,我们希望当局也能多听听民间的声音。比如4月1日《早报星期天》的私人博物馆专访特辑中,我们便发觉本地有意愿、有耐力、有水平的私人珍藏并不少,经营者也并非伸手向政府要钱。他们只希望政府能在行政上给予一些方便,宣传上提供一些协助而已。

  多年来,收藏家有的跑遍世界,有的广结善缘,为新加坡积累了大量的文物珍藏。比如广洽纪念馆中保存的书画,其原作者可以串成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人物志。内学堂的佛像藏品,也常赢得世界各地专家惊羡的眼光。此外,来自北京的学者也鼓励新加坡建立考古中心,使我国在东南亚贸易陶瓷的研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让文化遗产发出耀眼光芒,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


甘榜精神仍然可贵      

2007-03-05

  国家发展部不久前推出新系列的论坛,探讨如何加强组屋社区的“心件”建设。为了照顾不同族群的语言习惯,当局还在英语以外特别增设了以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进行的对话会。

  论坛小组认为,历时长达半年的公共咨询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意味着民众的意见将对决策的过程——包括硬体建设和各种社区政策的制订,具有影响力。换句话说,当局有意重新唤起新加坡各个社群的“甘榜精神”。

  所谓“甘榜”,即马来语的“乡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加坡的城市化步伐全面加速进行,“甘榜”其实已消失多年,目前也事过境迁。不过,有关方面仍然希望,互相关怀、守望相助的“甘榜精神”,可以在高楼耸立的组屋区重新建立起来。

  精神是从实体上升华而成的,因此,目前谈论的甘榜精神必须根据新的实体而建立。原本围绕着渔村、农村这些劳作生产方式而形成的社群结构,如樟宜村、林厝港、杨厝港、蔡厝港、忠邦村、潘家村等,都已走进历史,如今即使有地名留下,也不复具有原来的实质意义了。

  同时,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经济结构,也影响着民众对“优质生活”的定义与追求。新加坡人基本上向往建立小家庭,而新住宅区的设计也日新月异。更甚的是,房地产越来越抽离“家居”的定义,成为有利可图的交易商品。早已形成居民归属感的许多旧社区,房地产纷纷集体出售,蔚然成风,反映的就是这一情况。目前,律政部有意修订法令,让愿意据守旧居的业主能有更公平的说话机会,或让原有的建筑与社群更有可能留存下来,就是要在“发展”与“保留”之间求取更大的平衡。

  话说回来,聆听民众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根据社会学学者的看法,类似“甘榜精神”的树立,却仍然有赖高层次的推动。

  南大国立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学系的黄玉玲教授便对本报说,在别的国家,社区与居民活动主要由地方政府推行,例如美国发生九一一事件,纽约市政府积极推动各种公民活动,务使破坏尽早修复,生活早日回复正常。而在新加坡的语境里,社会动员的角色该由国家扮演。

  照我们看,甘榜虽然不在,但“甘榜精神”依然是值得珍惜的社会价值观,这是毫无疑问的。首先因为我们是小国寡民,社区与群体的凝聚力是和谐生活的要素。再而是全球化之下,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不断涌现,为了大家的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社群必须融为一体。这不但将有助于防止灾难性的事件发生,而一旦发生不幸事故社区也可以及早恢复常态。

  在建屋局组屋区或私人住宅区建立的“甘榜精神”,当然也须有新的面貌。住宅要成为“家居”而并非只是下一趟转手脱售的资产,便很有必要让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有“家”的感觉。

  个别地区成立本身的市镇中心,看来也是很有必要的。市镇中心主要照顾的不是居民的柴米油盐,而是社区邻里认同与归属观念的成长。消息说,建屋局将在预购组屋制度下,推出具环保概念的“生态邻里”设计,而也将在女皇镇老区中落实“公园里的组屋”新概念,都是些令人鼓舞的建设。事实上,关心组屋区的文娱生活,增加足以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的机制与设施,也都应该是相当及时的考量。


------------


政府从多方面着手

让新移民融入社会  
  
王慧容 2007-03-03

  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如何让新移民融入新加坡社会,并让新加坡人接受他们,是个重要的课题。唯有新加坡人和新移民双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维持我们多元社会的和谐。

探讨举办“公民日”

  副总理黄根成昨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总理公署开支预算时,强调政府很认真看待新移民融入社会的课题,并意识到要在这方面做得更多。这包括探讨举办“公民日”(Citizenship Day),让新加坡人,无论新公民或原住居民,都能欢庆共同的公民身份。

  主管人口问题的黄根成再次解释,吸引和留住适当的外来人才是整体人口政策的重要部分,很多国家也都在努力吸引外国人在当地落地生根,促进经济增长。

  他说,新加坡自1976年起,生育率就一直达不到人口替代水平。即使目前每年平均有8000名新公民(2001年到2005年),但以这个数字计算,到了2030年,每年死亡的人数也会超越新生人口。如果没有新移民的加入,我们的人口将如日本在2005年的情况,到了2020年就开始萎缩。

  多名议员提出新移民无法融入本地社会的问题。黄根成回答时吁请新加坡人以开明的态度,欢迎新移民,而新移民本身也要设法融入本地社会。

  他指出,吸取了之前作为移民社会和如今多元种族社会的经验,新加坡人应该更善于处理新移民融合的问题,对此有更高层次的了解与容忍。

  他说:“我们应该承认新加坡人和新移民存在着差异。我们可能说不同的语言,但有一样东西能够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我们身为新加坡人的共同命运。

  “要来到这里,选择这里当永久的新家园并不是容易的决定。我们要支持和鼓励他们(新移民);这会加速他们融入我们的社区,而很快的,之前明显的差异就会消失。”

 黄根成指出,目前人民协会已经通过基层领袖举办社区活动,让新移民和本地人打成一片。马林百列集选区成立了一个附属委员会,为新移民举办聚会和共享新加坡的资讯。由外国人成立的组织如九龙会、华源会和印度俱乐部(India Club),则协助新移民在新加坡定居。

  教育部也计划通过系列活动和计划加强外国学生与本地学生的交流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此外,为了促进国人的凝聚力和公民意识,黄根成也透露政府正探讨办“公民日”的可能性,就如澳洲的做法一样。他说:“‘公民日’将纪念和欢庆我们融合在一起,都是新加坡公民。”社会发展、青年和体育部将负责推动这个节日。

  不过,黄根成也强调,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政府还是会重视新加坡的公民。

  他说,政府珍惜公民多于外国人,新加坡人的地位还是在外国人之上,因此,最近实施削减外国人和永久居民的保健与教育津贴,确保只有公民才能获得政府的全力支持。很多政府分享盈余的计划如填补公积金、新新加坡股票、经济重组股票、就业奖励花红也只让新加坡人受惠。

  他说:“但我们也要了解,公民的价值不能用金钱去衡量。新加坡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称为自己的家。你不能为对一个地方的归属感标上价格。家是心之所在。”

  除了吸引外来移民,政府也会通过鼓励人们生育以及与海外的新加坡侨民维持联系,来解决人口短缺的问题。

  黄根成昨日也在国会中透露将会推出更多奖励措施来鼓励人民更早结婚和生育。而要确保海外的新加坡人与新加坡保持联系,政府已经成立了侨民联系署和设立网站来促进交流。

-----------


在组屋区重现甘榜精神        

吴大地   2007-03-15

  人到乐龄,每当心惊肉跳地阅览报上讣告栏时,总觉得生命中最珍贵的,还是“情”:亲情、爱情、友情与乡亲之情(邻里之情)等等。

  社会国家的凝聚力与认同,从较深的层面看,其本质有很大成分是对亲人、朋友、邻居、国人的情感与关爱。所以,国家发展部在规划国家新蓝图时,除了各项宏大的硬件建设外,对邻里认同与归属感的成长亦非常关注。

  《早报》3月5日的社论,把这邻里认同与归属感的概念,具体化为“甘榜精神”,这不但有助于理解掌握这抽象的概念,同时还指出了培养邻里精神的设计方向。

  甘榜与都市最大的不同是:都市人基本上是“匿名”的陌生人,而甘榜里的村民,是有名有姓有门牌有性格的财叔、六婶、Ali、Jenny。所以,如果要在组屋区重现甘榜精神,看来有必要设建一个个自成一体的小社区(甘榜)。而这小社区的住户数目不可太大,三四百户应该是极限。

自然聚集并长时间逗留

   这里说自成一体的小社区,当然不是说要建篱笆划边界,而是指利用房屋的面向,环绕着一个大家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这三四百户居民自然的认识交流,建立类似以前的甘榜村民的亲切关系。

  这公共空间必须对各年龄性别的居民都要有吸引力,譬如小朋友喜爱的游乐场地、青年的球场、滑轮溜道、适宜散步晨操蹓狗的花园等。

  玩在一起的小朋友,他们的父母阿公阿嬷女佣,以及球友们、晨运者或动物爱好者等,日子一久,迟早会相聚在一起,“日久生情”。笔者对此有切身体会:几个终身不渝的死党,都是小时候的邻居,一起踢足球长大的。

  此外,还有一个绝佳的,可是却常被社区组织者忽视的公共场地——那就是组屋楼下的咖啡店。这是人潮自然聚集并长时间逗留之处。

  有意搞社区活动者,或可以把办公室设在咖啡店旁边,亲近那惯性集聚的人潮。大家熟悉之后,举办社区活动或收集公众反馈,就会容易得多。马来西亚有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就把他的进行政治活动的办公室,设在一间咖啡店后面。

  以上所列举的居民休闲空间与设施,在今日的组屋区,其实已经非常普遍齐备。问题是,所覆盖的服务地区太广,目标用户太多,所以较难培养基于“长期近距离接触”的甘榜精神。如果要在组屋区重现“甘榜精神”,看来似乎须要有意识地规划小型社区。

·作者为本地自由撰稿人



-------------------



员工、公民的归属感

(2007年1月份《联合早报》读者关心的课题 2007-02-16)

  2006年底有一则充满人情味的新闻,前英保良集团总裁林道荣先生,在2006年12月20日举办大团圆联欢晚宴,招待曾在他辖下几十家百货公司服务过的员工。念故旧、重情谊,这是为人称颂的美德。1月10日,一位老员工胡佛成的投函,道出了很多前英保良雇员的心声,“这次相聚,让我们重新取得联系,今后可以约会款款叙旧。而为我们安排聚会的二老板(即林道荣),还是那么热诚与关照大家,分给每个与会者100元红包和两张大彩券,处事真的非常周到。大家都说二老板是位难得的好老板。其实,他令人敬佩的还是那股不屈不挠、发奋图强的精神。他再度冲刺,重新建立起百货业王国的壮举,将会永远激励他以往的员工,成为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一个老板能如此真诚对待员工,自然不难使员工对公司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那么,国民又如何才能对国家产生认同感呢?1月1日卓梅华的投函讨了这个大课题。

  国务资政吴作栋担忧日子一久,到外地发展的国人可能失去同国家的联系,而选择在外地落地生根。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在新加坡人身上植入“回家本能”的基因。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以已故建国元勋的名字为街道、地铁站、体育馆、公园等命名,以加强新加坡人对国家的归属感。
   

--------------


一种回家的本能

(2007年1月份《联合早报》读者关心的课题 2007-02-16)

  卓梅华认为,回家本能里应该包含一种叫做“共同的记忆”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吧。而“共同的记忆”不能只是存在个人脑袋里的图像,它总是需要依附在一些大家所熟悉,并且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如陪伴我们度过青涩岁月的红砖国家图书馆、让我们举国欢腾度国庆的国家体育馆、观赏大型演出的国家剧场、海皇剧院等等。”

  除了国民,永久居民的归属感问题也在交流站引起了讨论。1月13日,读者项晨的投函说:“最近,常听到关于政府提高永久居民医疗费补贴,以及提高永久居民子女学费等问题的评论。很多永久居民看来对政府的这些措施很不满意,认为这样做对永久居民不公平,太偏袒新加坡公民了。但我却不那么认为,因为永久居民和新加坡公民本来就有差别……其实,新加坡政府已经给了永久居民很多方便。我们不应该再说什么不公平,不满意的话……”

  这引起了永久居民刘晓阳(1月17日)的回应,“永久居民对国家的义务,和公民并没有什么大的分别。我们一样得缴纳所得税,买东西一样要付消费税,满18岁的第二代永久居民一样要参加国民服役……”“在李总理宣布新政策之前,永久居民和公民之间的待遇其实已经有差别。永久居民没有投票权,这当然不用说;永久居民学生亦没有教育储蓄户头,因此,任何与教育储蓄有关的福利,永久居民学生都不能得到。”

  刘晓阳的结论是:“由于各人情况的不同,不同永久居民之间对新加坡的认同程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要吸引合格的永久居民成为公民,培养永久居民对新加坡的归属感是唯一的方法;而削减福利、增加限制对培养永久居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的反效果反而更大。”

  “由于种种实际上的原因希望成为新加坡公民的永久居民或外国人,政府根本不必做什么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成为公民;无意在新加坡长期定居的人,区别化的政策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意义。”


--------------


“回家本能”的基因        

卓梅华   2007-01-01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新加坡人出国工作或念书。国务资政吴作栋担忧日子一久,这些国人可能失去同国家的联系,而选择在外地落地生根。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在新加坡人身上植入“回家本能”的基因。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以已故建国元勋的名字为街道、地铁站、体育馆、公园等命名,以加强新加坡人对国家的归属感。到底这种命名方式对强化国人“回家本能”起着多大的作用,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女友远嫁瑞典已经十多年了。每隔两年,她就会带着两个儿子千里迢迢回到新加坡小住一个月。我问她新加坡有什么地方是令她留恋的。她不假思索地说:“每一次回来,都有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若不是家人和老朋友都在这里,实在找不到留恋的地方。”这些年来,岛国的面貌日新月异。那些陪伴过她走过成长岁月的学校、街道、建筑物如今已荡然无存。即使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不是被迁离原址,就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因此,女友 “回家本能”只能根植于她所爱的家人和怀念的朋友,而绝对不是熟悉的街名或建筑物。

  不久前,和一位迁居国外多年的资讯科技培训员闲聊时,他向我透露,他最终放弃保留了19年的新加坡国籍。这对他来说是个很困难的决定,因为他依然心系祖国,总想着有一天会回来这里生活,只可惜新加坡终究不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个中原因他不愿意说,也说不上来,只抛出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新加坡人拥有共同的历史,但没有共同的记忆。” 

  回家本能里应该包含一种叫做“共同的记忆”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吧?而“共同的记忆”不能只是存在个人脑袋里的图像,它总是需要依附在一些大家所熟悉,并且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如陪伴我们度过青涩岁月的红砖国家图书馆、让我们举国欢腾度国庆的国家体育馆、观赏大型演出的国家剧场、海皇剧院等等。遗憾的是,这些场景都一一消失。

  既然是基因就应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那我们的下一代又如何呢?《我报》的特约作者吴佩琪在12月29日的专栏中道出了我的隐忧:“在这样一个永远往前看、不断追求时尚与进步的时代,我们也许只能通过文物或照片跟孩子们分享,其实并不是很遥远的记忆。然而失去了场景之后,孩子们还能听得懂我们的故事吗?”

  一位台湾前同事对我说:“去了那么多城市,最爱的还是台北。台北再脏、再乱还是我的归属。” 如果国人也能够做出类似这样感性的告白,那我们应该是真正拥有了回家本能的基因。


-------------


新加坡来到了转捩点                  

2006-11-03

  我们将在城市建设方面作出投资以打造一个更充满活力、精彩万分的国际大都会。艺术和文化将为新加坡注入富有创意的元素。我们将为滨海湾和市中心披上新装,把它变成一个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在国人心中唤起自豪和归属感的独特地方。与此同时,我们将为组屋区进行翻新以进一步改善我们一流的居住环境。新加坡将成为亚洲最佳的居住、工作及游乐地点。


------------------


吴资政:

培养新生代,

迎接25年后的新加坡  

潘星华   2006-11-09

  25年后的新加坡,将面对一个益发开放、国际化,而且处处是机会的世界。学校现在就有必要培养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灌输正确价值观,和养成终生学习的心态,来迎战未来。

  国务资政吴作栋昨晚在道南庆祝建校100年的庆祝晚宴上致词时说,新加坡年轻人在接受英文教育,能够掌握双语,多才多艺而又受过良好训练的情况下,将成为世界各国需求殷切的国际劳动队伍,流动力强。

  但是,他在向在座420名宾客描摹了一幅2030年的世界景观的同时,也抛出了一些问题——面对将来,新加坡人该怎样培养新一代?在那个时候,新加坡人也许贡献给其他国家的,比贡献给培育他们成长的国家的更多。套用“饮水思源”这句成语,他们喝水的时候,有想到源头吗?

  吴资政说,到了2030年,美国预期仍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强大的国家,不过,中国将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并有着国际影响力。印度的经济力量能与德国竞争。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改变亚洲的面貌,亚洲国民将能享受目前欧洲国家的生活水平。

  届时,亚细安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亚细安各国已完成和亚洲重要合作伙伴如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澳洲和纽西兰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工作,整个亚洲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区域,并且是世界一个最有活力和增长力的区域。

  新加坡到时也将成为一个非常开放的环球都会。有更多受过高深教育、有才华、有技能的新移民加入,来协助新加坡解决生育率低,人口迅速老化的问题。

  为了迎接这样的年代,吴资政说,新加坡人有必要养成终生学习的心态,就算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新教学法,吸收新知识,掌握新的教育科技。

  处身在日渐国际化的环境,新加坡年轻人有必要在不断接收外国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仍然保有自己坚信的价值观,以免新加坡成为肤浅、没有价值观、缺乏原则的浮萍国家,最终失去在国际上的分量和影响力。

  吴资政问道:“我们的新生代长大后,会更重视个人的权利、追求个人的抱负,还是也愿意扛起社会责任,贡献国家?他们是想着尽量从国家汲取所需,还是能想着尽量回报社会、同胞,与社会不幸人士分享自己所得。

从小培养归属感

  他说,当新加坡鼓励人民尽量争取机会出国去,她同时也希望人民能根植祖国。否则,新加坡最终将成为一个只为国际市场提供劳动队伍的工厂。新加坡要作为一个国家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足够的人肯把新加坡当成自己的家、是自己所属的地方。这种归属感有必要从小开始培养。

  吴资政说,跟很多有历史的国家不同,新加坡是个速成国家,就像一棵速成的树那样,很快开花、很快结果。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新加坡从穷国发展成为发达国家。新一代在舒适和富裕的环境中成长,完全不知道国家曾有艰辛的过去。我们该怎样凝炼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传给年轻人,从而培养起他们对家对国的永恒的爱?

  他说,新加坡的前途决定在我们有什么样的新生代。有着优秀传统的道南学校,在这项工作上有她该扮演的角色。

  福建会馆主席兼道南学校管委会主席黄祖耀也在演讲里说:“在日益竞争的世界里,争取优良的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培养正确的道德观、敬老尊贤的良好品德,更加重要。”

  昨晚,吴资政还为道南100周年纪念的铝雕主持揭幕仪式。他也把他和全体教师拍摄的照片,亲手放进一个要20年后才开启的时间囊内。



(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志愿工作:2006-11-10)


  议员花蒂玛医生(马林百列集选区)认为参与志愿工作是培养人民对国家归属感的最佳途径,因此有必要创造更多让年轻人参与志愿工作的机会。


--------------


学校自主权计划:

让学生更有创意和归属感

蔡慧玲2006 -08-09  

  建国初期,许多小市民收入微薄,许多小孩也因为家境不够宽裕而错失上学的机会。随着经济稳健发展,新加坡不但实现了早期“人人有书读”的平等教育机会的愿景,而且也有越来越多国人有能力供孩子上大学。

  国人的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环境不断变迁,学校也不得不与时并进,做出合时宜的调整。21世纪的学校不只是学习新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创意、独立思考、发挥专长的教育机构。

  头发不能长过领口、留海不能过眉梢、女生不能戴耳环、上学只能穿纯白色的帆布鞋……

  圣公会中学自创校至今,一直以纪律严谨闻名。以上的校规至上个世纪90年代仍然生效,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校规近年来也在不违反学校教条的情况下放宽。

  现在,只要女学生将仪容打理整齐,教师不会干涉她们蓄长发;因为圣公会注重体育,为了让学生的足部在运动时得到更好的保护,他们可以穿运动鞋上课……

  学校训导主任蔡崇彬说,校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和环境的不同,校规也要做出相应的变通。他举例说,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台手机,学校就在两三年前修改规定,没有限制学生不能带手机上学,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自律,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使用手机。

  蔡崇彬说:“我们希望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权,就算是纪律方面也不例外。我们不希望学生一味地听从指示做事,如果是这样,将会抹杀他们的创意和自我表达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完全放纵学生让他们凡事随心所欲,重点是如何取得平衡。”

  现在的学生也比以前的学生敢于发言。由校友变教师的廖永敬就说:“以前的学生都不会投诉或问‘为什么’,现在学生如果跟教师的看法不符,就会挑战教师,问‘为什么’。”

  因此,学校越来越注重与学生的沟通。自两三年前开始,圣公会中学的校长每年同各年级的学生进行对话,了解他们所面对的问题。

  有一年,学生提出运动服同一家清洁公司的制服相似,希望改换设计。校方随即举行运动服设计比赛,因为“毕竟最后穿运动服的还是学生”。现在的圣公会运动服就是学生们的设计成果。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学生希望改变一些根深蒂固但却不合时宜的旧校规,学校为什么只有在这几年才决定“成全”学生的要求呢?蔡崇彬认为,这可能同教育部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有关。

  他说:“教育部现在会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很多事情都可以由个别学校自行决定。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学生。”

  而更大自主权所带来的一些条规改变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除了中学之外,不少小学也把学生的美术作品拿来做为学校设计的一部分,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工商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两年前,学校开始把每个新学年的前四天定为迎新日,让所有学生有机会认识班上的新朋友。迎新活动之一就是让每个学生完成同一主题的美术作品。例如,其中一年的主题是“海底世界”,每个班级的学生就依照这个主题进行创作。这些作品后来被贴在校园的墙壁上,和学校的其他陈设融为一体。

  工商小学美术协调员廖敏琳说,校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告诉学生,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的一分子,都同样的重要。

  对于这个简单的作业所带来的成果,廖敏琳满意地说:“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会驻足在这张大壁画前,找寻自己的作品。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放学时也会欣赏孩子的画作。

  “虽然画作张挂在人来人往的食堂旁,但这两年来却没有受到任何顽皮学生的涂鸦和破坏,所以我们很高兴地说,这些学生是真的对学校产生了一定的归属感。”
注重排名转为更全面教育

  廖敏琳认为,过去几年来教育环境从注重排名转为注重为学生提倡更全面的教育,是学校可以让学生有这些创意空间的主要原因。

  她回忆起6年前刚加入学校时的观察说:“当时学校的艺术课程内容有些改变,主要是更加注重孩子是否能真正鉴赏艺术的美,所以我们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这大大地提高我们对不同创作的接纳度,也允许我们将所有学生的创作都陈列出来,这也能让学生培养自我评估的能力。”


---------------------


林愿清教授:

新加坡是跳板还是家园?

林婉诗 2006 -06-12

  尽管新加坡有条件继续以一个城市经济体的形式生存下去,不过如果要成为一个有国民意识的国家,却面临艰巨的挑战。

  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斯(Ross)商学院的林愿清教授说,她的个人经验和观察显示,尽管新加坡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到本地来工作或生活,但对许多外国人来说,新加坡纯粹是一个能提供安全、舒适和优质生活的驻足点,而不是一个能够让他们轻易产生归属感及认同感的国家。

  她举例说,她在美国接触到不少曾经在新加坡求学的中国和印度学生,到美国顶尖大学念MBA后,并不打算回到新加坡。据她了解,这些学生是把新加坡视为进入美国就业市场的跳板。

  此外,一些来自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的美国留学生,之前也曾经在新加坡求学,不过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回到自己的祖国。对这些东南亚学生来说,新加坡能够为他们提供世界级的高素质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回国时的竞争力。

  林愿清说,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不一定不利于新加坡,因为人才的循环流动能够提高经济的灵活性,对我国经济是有好处的。但是,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却可能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一个有意对经济和政治保留较严格管制的政府而言。

  林愿清教授日前在东南亚研究院(ISEAS)与政策研究学院(IPS)联办的讲座上,发表她的论文,探讨新加坡经济发展政策及面对的挑战。

  她在演讲时提到,这么多年来,新加坡都是一个“环球城市”(global city),一个从外国进口人才和材料、在本地进行加工后再出口到海外消费市场的地方。新加坡没有所谓的国民经济(national ecnonomy),它是属于环球经济的一部分。

  目前新加坡的劳工队伍当中,估计超过25%是外国劳工;对这群技术水平不高的员工来说,新加坡相信不是他们认同的国家,而只是一个他们暂时逗留的地方。

  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外来人才如永久居民证件持有者,情况可能也是类似的。林愿清接触到的外国学生多数是短暂停留新加坡的过客。所以新加坡要成为一个让人们有归属感、有强烈国民意识的国家,是不容易的。

  其实,要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允许人们亲自参与并给予实际的责任。林愿清举例说,就好像在大学里,大学不是由行政人员经营的,而是由一群对教学和教育有热忱的教授们来经营的。只有通过参与,才能够培养认同感,才会让人们对所属机构产生忠诚感。

“政府对市场经济,没有足够信心”

  林愿清教授指出,“挑选赢家”(picking of winners)的策略,反映出新加坡政府仍然持续沿用上一代的方程式来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政府并没有放手,继续牵导着市场经济的走势和掌握资源的支配,包括大力推动的经济组合(clusters)。

  这同时也显示政府对市场经济与私人企业没有足够信心,不相信私人界可作为推动经济的力量。

  她举生命科学为例说,生命科学业是一个需要大量资本、高技术人才,而且风险高的行业,新加坡没有这方面的资源、现成的市场或业者来领导行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从海外引进人才,并给外国企业提供资助或津贴,来推助这个行业的发展。

对市场力量驱动的经济更有信心

  她说:“如果一个城市国家的经济是由市场力量驱动,而不是由政府来主导的话,我对它的生存更有信心。”因为在一个由政府驱动的经济模式里,万一有一天基于某种理由政府不再参与经济了,经济就有可能崩溃。

  在环球化的大环境下,加上科技的普及化,新加坡也暴露于“世界扁平化”的风险,在国际上面对着更激烈的竞争。林愿清说,新加坡如果满足于作为一个没有特色、只求能与其他城市相互竞争的城市,可能会面对经济上的风险和潜在损失。

  她建议,新加坡要在环球市场上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相互竞争,或许应该发挥自己独有的特长,设法做到与别人不同,让别人不容易抄袭,比如借助新加坡特有的地理位置、发挥作为本区域中枢的优势,而不是一味追求“环球城市”的定位、复制其他世界级城市的设施

--------------


略谈岛国英华语前景  

杨伟宁   2006-06-21

  我一直认为新加坡式英华语都是新加坡文化的重要部分,而这样的文化象征对国人的认同感、归属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我们在保留这些搀杂方言、马来语的“本土话”、编拟新语法的同时也务必认识正统英华语的用法和词汇



-----------------


日暮乡关何处是?         

叶鹏飞   2006-06-26

  教育部长尚达曼上周访问中国时,在北京与百多位侨胞座谈聚餐,一来说明政府的一些政策思考,二来了解侨胞面对的问题。

  新加坡经济体制的高速国际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国人不得不外出寻求发展机会,而随着旅居海外人口的增多,政府也开始关注如何保持这些侨胞同祖国的联系。

  无论出于什么因素,愿意离乡背井的新加坡人血液里多少带着祖先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素质是新加坡未来发展的宝贵资产。如何防止这批侨胞因为常年在外,与祖国的感情联系渐行渐远而最终失连,成为新加坡政府必须重视的课题。

  尚达曼在发言时改编了邓丽君的成名作《月亮代表我的心》,用华语说:“新加坡代表我的心”,反映当局对侨胞的重视和期待。

  当日的座谈会问答中出现了两个侨胞关注的议题,一是侨胞子弟的教育问题,二是这些缺乏新加坡生活经验的子弟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淡薄的问题。

  现场有家长就指出,由于他们全家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男孩子长大后并不认为自己有参加国民服役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是新加坡人。

  在大中国地区,只有香港有一所正规的新加坡学校,提供侨胞完整的国民教育,旅居大陆和台湾的侨胞别无选择,只能把子弟送到收费昂贵的国际学校,或干脆融入当地学校接受教育。

  内阁资政李光耀今年访问中国时也在北京与侨胞座谈。他当时提出仿照大英帝国的寄宿学校制度,让必须出国谋生的国人把子弟留在新加坡接受教育,既解决侨胞的后顾之忧,也防止侨胞因为子弟在海外“在地化”而一并“流失”的现象。

  或许是深受“亚洲价值观”的熏陶,国人对于把年轻的骨肉寄放在千里之外的学校这种做法似乎还不太能接受;同时,缺乏足够的学生因而没有经济效益,一直是务实的当局婉拒在香港以外开办新加坡学校的主要理由。

  然而,权衡避免精英侨胞流失,为他们在海外提供国民教育变得越来越值得考虑。虽然尚达曼在会上并没有明确的承诺,但字里行间却可以感受到相关政策可能已经酝酿得接近成熟。

  政府重视侨胞的另一个迹象,是在今年成立了隶属于总理公署的新加坡侨民联系署。在资政与教长的北京座谈会上,都可以看到联系署署长郭鸿盛忙碌的身影。

  维持侨胞与祖国的联系可能是关系新加坡未来的千秋功业,政府的政策固然重要,侨胞本身的态度也是另一个关键。尚达曼座谈会上一位口操流利大陆腔华语的印度籍侨胞的发言,就引起现场的共鸣与热烈的掌声及喝采。

  这位在中国长大,留学英国的沙儿玛先生表示,父母一直教导他自己是新加坡人,必要时得用捐躯沙场的方式报效祖国;他也如此对自己的孩子耳提面命。沙儿玛私下说,父母虽然在中国生活,但是心愿还是打算在新加坡终老。

  政府的政策固然是维系侨胞与祖国的保证,心系祖国又何尝不是侨胞责无旁贷的义务?家乡可以是故土的风物,也应该是活在每一个侨胞心灵深处的归属。



忙碌的生活节奏


为什么总是步伐匆匆?           

邓莉蓉 2007-05-14

  月初参与五一劳动节集会,在国立大学文化中心礼堂席内,聆听李显龙总理在台上充满自信和欣慰的演讲,回述着国家经济过去一年的成就:新工作机会处处,增长势头强劲,看似一片大好前景,商机无限。但他也很快指出,外在和内在环境瞬息万变,就如最近天气一样,风云变幻难以预测,所以国人要学会应变。更重要的是,趁现在良好时机,要加速发展,我们不仅要走得快,还要作好随时向前跑的准备。

  巧的是,隔天一份英国的调查研究出炉,结果显示新加坡是全世界行人步行最快速的城市,比国际大都会纽约、伦敦和东京都来得快,平均只需 10.55 秒走完18 米。受访的学者自我调侃说,这和较早前的一项性调查结果不谋而合:国人性生活仅耗时15 分钟(低于世界平均18 分钟),连性生活都在赶时间再次印证了新加坡人分秒必争,凡事讲求效率与生产力(而忽略了享受过程)的生活态度。

  目的性强、做什么都以目标为导向、过分追求表现,受访者这么来解读人们为什么总是步伐匆匆。再将之与李显龙总理演讲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对比其实饶是有趣,"不进则退"的心态,似乎早已根深蒂固内化在国民的认知里,并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这样的国民个性算是政府的成功,还是我们的社会随着客观环境变化而改变的结果?

  无可否认,过去40 多年来,我们确实见识到国家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硕果,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也普遍获得提升,这些不应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为了改善物质生活,我们又作出了什么取舍?

  要如何有意义地去计算个人或国家的得失,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可能不太值得我们花很多心思去琢磨和思索。不过,发展其实不应该是不惜代价的,以致无论是实体建筑,还是软体的文化或精神建设等,都可以为了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而找到理由割爱、放弃并牺牲。当手段变成目标,让“全民拼经济”不再只是“政治正确”的口号,而俨然成为国人一种生活态度、习惯甚至重心,不禁要问,生活里难道没有其他值得追求的事?我们是否应该稍微放缓步伐,对这种价值取向进行反思?

  总理以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就业为政府首要急务,希望把握眼前优势来强化国家经济实力,展现的是领导人应有的远见和魄力。 “现在环境好,我们要走得更快”,这个道理没有错,但除了争取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以外,我们能否还有其他发展方向和目标?

  有时候,走得快,也可以是为了争取多些时间,做些其他有意义的事,难道不是吗?


-----------------


忙碌共和国   
        
王彼得 13-05-2007

 深夜转台,到“发现旅游”频道,被一个讲述大溪地风土民情的旅游节目吸引,其中一段特别叫人莞尔,拍的是主持人在路边等了老半天,终于有泥黄大巴姗姗来迟。他起初也不性急,和一伙乡民坐上后,想到一处根据地图标明不太远的无人海滩清静。距离是不远,但大巴把每个搭客都送到家门口,走走停停,时间也就耗了大把。途中,司机把大巴停在一处人家的院子后离座而去,又是老半天没回。主持人大感纳闷,最后从车上一位老妈妈的笑语中,得知这是司机家,男人会他老婆去了。一车子的搭客,等的等,抽烟的抽烟,话家常的话家常,也没见介意。最后司机回来,招呼了大伙儿一声,泥黄大巴这又颠簸上路。

  想起了这一阵子,让好些人着迷的欧诺黑的“慢活”哲学。当然,在大溪地,速度、效率这种种工业革命后衍生出来的概念本来就不存在,没有匆匆的行色,没有毫无止境的物质追逐,慢活之于大溪地人,也就无所谓宣导或刻意的身体力行,而是浑然的一种状态。等人、等车、抽个烟、聊个天、回家和老婆做个爱……这一切的慢条斯理,都有如岛上山谷里的花开花落,如此的不经心,丝毫没有造作,也没有谁亏欠谁。

  进入数码与资讯的年代,人类对速度、效率的执著和崇拜,更义无反顾了。就如同电脑内存的计算和宽带的传输,凡用过高速的,就只能适应更快,要求更快,很难回到慢速的原点并甘之如怡。可是,人终究不是机器,不能无限量的做版本提升,极限终究会到来的。

  慢活在很多的现代社会中,之所以渐渐赢得市场,说穿了,就是对“时间=金钱”迷思的反省,对不断冲冲冲的生命节奏的反制。清醒的人开始在问:我所为何事?我是不是该换档了,最终也就喊出要有自己的选择、要平衡、要快慢操之在我。

  新加坡有慢活一族吗?肯定有,但绝不会是主流。因为我们都被动员去争朝夕,去敢为天下先,并且认定第二名是没有奖品的。

  环球化的冷酷竞争,迫使个体只能不停的提速。国家的现代化巨轮不断推前,更多的人更像是小齿轮,得依据生产指标无时无刻在集体中运转,永远做不回自己,除非你选择了掉落,然后不介意把“异类”、“淘汰”的标签往自己身上贴。

  因此对上周的这一则报道,我丝毫不感到讶异。报道说,根据英国心理学教授怀斯曼计算,新加坡人走路,在他调查的32个城市中是最快的,即大街上每走60尺只用 10.55秒。对比+年前,速度则加快了30%,也是名列前茅。

  跑100米,新加坡出不了奥运冠军。但这60尺快走也算是世界第一了,该笑,骄傲,还是无奈?新加坡人的“时间不够用”,在更早一两周的一个跨国界调查,也多少看出端倪:做爱次数,落后。就算做了,时间也是被压缩的。

  这,就是“忙碌共和国”了!身为公民,你就得阿Q地告诉自己,忙碌是荣耀的。所有的“田园将芜胡不归?”的问号,和所有类似“采菊东篱下”的梦想,都只能是问号和梦想。

  也许,是时候给旅行社打个电话,安排一个大溪地之行了。现实不允许慢活,一场暂时的潜逃,总可以吧?

(作者是早报星期天编采主任)


作文题目

1. 最近你所居住的地区发生数宗破门行窃和破坏公物的案件。试写一封信给邻里警岗,要求他们采取行动,阻止同类案件再度发生。

2. 有人说:“新加坡人缺乏冒险精神”。你同意吗?

3. 由于“家庭计划”过度成功,致使我国面对许多问题,有关当局只好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年轻夫妇多生育。试针对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4. 试以居民的身份,写一封信给邻里警岗警长,申诉你住的地区经常发生破坏公物的案件,要求他们尽快采取行动。

5. 报章报道:老人被抢劫的案件有增加的趋势。试写出年读了这则新闻后的感想和看法。

6. 报章报道:今后十四岁到十六岁的少年罪犯在接受缓刑监视期间,必须到老人院去做四十个小时的义务工作。试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97)

7. 报章报道:每当商家派送赠品时,不少人漏夜排队等待领取。试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11/03)

8. 报章报道: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对国家社会漠不关心,凡事只为自己着想。试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98)

9. 报章报道:一些吸毒者离开了戒毒中心后,由于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适应新的生活,结果再度染上毒瘾。………试谈谈你对这段新闻的看法。(6/02)

10. 报章报道: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华人选择在农历新年期间到外国度假。试谈谈你对这段新闻的看法。(5/2000)

11. 根据报章报道,一个老妇人被抢劫后,还被打得重伤。试写出你读了这则新闻后的感想。(4/93)

12. 根据报章刊载,政府打算不再兴建湿巴刹。试写出你的看法。(4/89)

13. 假设你居住的新组屋区,人口逐渐增加,清晨上学时巴士经常爆满;一些巴士甚至到站不停。试写一封信给新加坡巴士有限公司经理,请求巴士公司关注这些情况,并改善巴士服务。(1988/NOV)

14. 假设你居住的组屋区经常发生交通意外,试写一封信给交通警署署长。希望当局能采取适当的行动,以保障居民的安全。(1991/MAY)

15. 假设你学校附近的交通非常繁忙。试写一封信给陆路交通管理局局长,请求在学校附近建一座行人天桥,以确保行人的安全。信中须说明请求建天桥的理由(2003/NOV)

16. 你刚刚搬新家,发现住家附近的老人无所事事。试写一封信给东安民众俱乐部,建议组织一些活动让乐龄人士参加,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并改善市容。(1999/NOV)

17. 你家附近,最近常有赌徒围在一起赌博。试写一封信给狮城警署署长,请求采取适当行动。(1987/NOV)

18. 试以一名居民的身份,写信给警署署长,投诉在你家附近的地铁站,有人售卖内容不健康的录像光碟。(1998/MAY)

19. 有人认为新加坡人太过重视物质享受。你同意吗?为什么? (5/01)

20. 最近,快运巴士公司取消你家附近的巴士路线,给居民带来许多不便。试写一封信给该公司的经理,要求恢复原有的巴士路线。信中须说明理由。(2004/NOV)

21. 最近报章刊登了许多鼓励我国人民多生育的言论。试针对这些言论,谈谈你的看法。(4/88)

22. 最近你所居住的地区发生数宗破门行窃和破坏公物的案件。试写一封信给邻里警岗,要求他们采取行动,阻止同类案件再度发生。(2000/NOV)

23. 你家楼下的树木由于树枝长得太过茂密,为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试写一封信给国家公园局局长,请求派人前来修剪。

24. 报章报道:我国家庭中家长与子女的代沟越来越深,为此经常闹得家庭不和。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试谈谈你的看法。

25. 报章报道:我国在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足。试写出你读了这则新闻后的看法。

26. 报章报道:我国经常发生女佣与雇主起冲突的事件,其中还涉及到人命伤亡。试写出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27. 报章报道:我国吸引外国优秀学生到我国就读,对国家建设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对这个言论有什么看法?

28. 报章报道:有人认为将屡教不改或严重违反校纪的学生开除,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试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29. 最近你发现自己的车资卡无辜被多扣车资,试写一封投诉信给八达巴士公司经理,请他做出合理的解释。

30. 报章报道:为了防止恐怖事件发生,我国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反恐演习。但是,有人认为演习还有待改进和完善。试写出你读了这则新闻后的感想。

31. 报章报道:为了遏制越来越严重的年轻人逃服兵役现象,有人主张加重对逃兵役者的处罚。试写出你读了这则新闻后的想法。

32. 国人应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33. 报章报道:有的学生认为在我国的名校就读,充满了明争暗斗和艰险,校风远远不如邻里中学单纯。试写出你读了这则新闻后的感想。

34. 政府立法,严禁雇主要求外国女佣在高楼抹窗和做超时工作。请写一封信给你在国外上学的姐姐,提出你的看法,并告诉她这个政策对你们家的影响。

35. 报章报道:我国内政部同六个机构联合成立关怀网络和推出黄丝带计划,鼓励人们接受前罪犯,让他们可以顺利地重返社会。试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感想。

36. 不要伤害种族和谐

37.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考进名校,将来才有希望。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38. 国家应提倡人性化的管理服务

39. 试申论:“选星比赛不宜过于频繁”

2008年1月1日星期二

国家归属感


如何看待香港人的身份认同     

陈子帛 2007-06-20

  香港主权回归已整整十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画卷上,这个曾经的小渔村、这个历经一个多世纪外族统治的前殖民地,注定要扮演一个无可替代的角色。

  我在给大陆《凤凰周刊》撰写的卷首语中说:“一国两制”的构想,为长达14年过渡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双赢共存,为香港主权的和平交接以及港人的心理调适提供了更多空间。其中,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路线,是最大的外部推动因素,而“后过渡期”的香港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正因如此,80年代末北京那场政治风波,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都未曾改变香港和大陆逐渐接近的进程。

强烈的香港意识

  “香港意识”和“香港认同”,在70年代以前是何其陌生的概念。香港意识的萌生以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构想的提出,是香港身份认同的开始。对于难民痕迹明显、移民印记凸现的地方来说,多数人选择留下来见证历史,选择了对香港的认同,这是一种进步。

  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认同,从1997年进入了全新境界,并经历了严峻的洗礼和考验。这是一条不归路程。身份认同意识的逐渐提升,体现在多次举行由数十万人参加的政治集会。无论是狂风暴雨,或是烈日当空,那种无需动员的自动集结,自始至终的井然有序、守法守纪,呈现了中产阶级政治性格的可敬。它是香港身份认同的里程碑,被视为“经济动物”的香港人完成了政治意识的发育。

  而恰恰是这种参与意识,印证了香港的身份认同感,勾勒出了香港回归十年的音符与《义勇军进行曲》的交织互动,俨然是一首和谐的奏鸣曲。

  香港资深文化人陈冠中在接受媒体访谈时指出,九七回归之后,香港人的国家认同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但关于香港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还是中国人,这纯粹是一个伪问题,是社会学家人为制造出来的政治分裂。

  但是,参与香港回归进程,包括起草基本法、筹建特区政府的行政会议议员梁振英,6月1日在香港媒体发表的《人心尚未回归,国人仍需努力》的文章,指出相当部分的香港人对国家的归属感仍然薄弱。

  他说,其中有许多原因,包括国家积弱百年,多数港人或家庭成员因曾经受到大陆极左路线的冲击而心有余悸;大陆近些年来贪黩腐败成风,导致疏离感萌生;英国殖民政府对港人长期分而治之的策略奏效。

  梁振英在肯定港人对国家认同感渐有进步的同时,强调指出,自豪感是人心回归的积极条件,但不能证明人心已经回归。而任何一个地方的居民对所属社会或国家没有归属感,没有向心力,那这个社会和国家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对于人心回归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应放任自流。

家国情怀不容质疑

  这位被定格在“爱国爱港”区块的政治精英慨然写道,没有一个社会有与生俱来的向心力,人们没有这样的遗传因子,香港人和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身份认同、归属感、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几乎是一个水平线上的关键词,究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政治现实,还是政治学家、社会学者主观设定的伪命题,在多元结构的香港居民中,不可能有一致的看法。

  不可能要求香港750多万市民对国家或者香港有强烈的归属感,也不能使用统一的标尺对所有港人做一个衡量和规定。即使在最具政治意识的大陆,今时今日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即使在殖民地时代,香港的中国人也许最具家国情怀,对中国大陆所发生的种种政治、经济、社会变迁,都予以极为高度的关注。

  这一群被视为政治冷感的“经济动物”,当年何以出现百多万人上街,对北京那场政治风波表达忧心和愤怒?何以在90年代大陆多次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慷慨捐助,不断刷新捐款捐物的纪录?何以在九七回归之夜保持难得一见的平静和淡定?何以在临时立法会选举中创下近50%投票率的历史最高纪录?何以在金融风暴、禽流感、沙斯以及特区政府管制危机等冲击下,没有出现任何非理性的举措?

  即使是50万人上街对23条立法表达忧虑,即使特区政府振兴经济不力、民意支持率创低、中产阶层承受力达到引爆点的时候,香港社会依然相对稳定、法治秩序依然稳固、经济运行未曾失序。

  这种家国情怀,这种对香港的认同感、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难道还需要任何人为的提炼和拔高么?

  我完全同意梁振英的观点,没有一个社会有与生俱来的向心力。向心力不是强加于人的,必须耐心和努力培植,而且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香港未来的发展路向已定,没有任何人、任何外部和内部因素可以改变。中国的香港人和香港的中国人,意义和内涵是一致的,无须作任何政治和学理上的争辩。它并非是伪命题。

  除了个别人之外,多数港人对自己的血脉传承从没有自我贬低,也不会自我否定。梁振英所担心的人心尚未回归,其实是指港人对中共政权的认同度,还无法达到北京或者爱国爱港群体所期待的程度。

  对于相当多数港人来说,比较普遍的心态是“爱国爱港,但未必爱党”。这恰恰是特区的特色和常态,说明中国执政党要真正获得港、澳、台的由衷认同,还必须做更多的努力,包括民主法制的建设,清明政治的确立,民众的政治参与权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

-------------------------

  杨烈国(新上任的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PRING)主席)还有一个点子,他认为,中小型企业的老板们必须改变思维,以创新方式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例如把员工视作伙伴,让他们拥有企业的部分股权,或甚至与员工分享盈利。
  他相信,这么做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提高员工的投入感和归属感。这无疑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好办法。

  在一个全球商家求才若渴的时代,如果中小型企业能跳出陈旧的思想框架,开始在争取、珍惜、培养、保留人才方面作出努力,便可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上风。 (变则通,不变则滞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潘国驹 2007-06-20)

-------------------


回归新加坡的疑虑            

杨松坚  2007-05-02

  吸引外国人才是扩大我国人力资源,提升竞争力及增加人口的必需途径。在多方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本土国人和移居国外国人的贡献。

  旅居海外新加坡当中,不少是学所成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国外经年取得一定成就后,可能面对孩子们的教育成长或本地年老父母的照顾问题,面临继续留在国外还是回到成长的父母之乡的抉择。

  侄女是新加坡公民,她早年留学国外考获特许工程师资格,并任职州立政府工程部门。她与外籍华人工程师结婚并生育儿女,现在也已取得外国居留权。他们曾多次回新加坡旅游、探亲,很向往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和严谨学风,且她父母年事已高,希望他们能回来团聚。侄女一家有意回归岛国,但因具体事项的疑虑,较难于作出抉择。

  重新觅职需要重新适应岛国的就业市场和环境,他们曾经联络相关行业的公司企业,雇主虽赏识其学历、经验,但在薪酬待遇和专业方面仍需面对风险和抉择。

  国籍的择一性规定,也令其有后顾之虑。双重国籍涉及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严肃问题,但如今在全球人才流动性高,为了更好吸收人才,在技术性调控上可有一定灵活性。新加坡可否在双重国籍问题上适度放宽限制,例如经过审核,可寄予优选专业人才以10-15年的双重国籍期限,容许他们保留外国国籍,并拥有新加坡公民权。

  孩子就学问题。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华语差,未接触汉语拼音。因学制不同,入学和插班在课程进度和时间安排上也有困难,而如须留级,孩子长得高头大马,也有心理障碍。他们很希望教育部和学校有较灵活的入学安排,减轻孩子的压力。

  瞻望未来,将有更多回归国人回来发展,为吸引更多真正有志在岛国发展的回归人士,希望有关部门能统一规划,为回归国人提供一站式的质询服务和援助配套。除新加坡侨民联系署除可在侨民的联络起纽带作用外,也希望有关当即能成立统一机构,在就业、国籍、子女教育、住屋等方面,对回归热人士提供实质性的质询和必要的协助,有助于他们及时下定决心回归岛国。



对家有归属感终究会回来       

刘晓阳 2007-05-14

  在众多离乡背井到异乡去寻梦的游子之中,我的资历尚算非常非常的浅。尽管如此,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亦从自己和朋友的经验中知道了一些;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这全球化的世界里,“父母在,不远游”早已成为不可行的过时教条。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这些新一代的游子们都就这样撇下一切不管了:至少,在那些和我一样资浅的朋友心中,“家”所占的比重仍然是相当高的。让我来告诉大家我们是怎样和家里保持联系的吧。

  高科技实在帮了我们不少的忙。只要电脑开着,我任何时候都能用最少的代价找得到家人。我妈也早已将我的美国手机号码输入到家里的自动拨号系统里去,随时她都找得到我。我曾不止一次在早上被她的电话吵醒,那我当然也不乏还以颜色的机会!

  视频通讯亦大大地将彼此的距离拉近了。互联网的视像电话并不难使用,而且还是免费的。我的一些朋友几乎每天都和家里用视频通讯;而我则最少每周一次,平时大多使用互联网电话。我的父母相当喜欢视频通讯,他们甚至把我在香港的阿姨舅舅都纳入网络里去了。我们不时都会互相联络,有时因为网络阻塞而听不见声音就用大字报代替,然后大家笑成一团。最离谱的一次是我爸竟然将我的影像用投影机放到屏幕上去,然后要我妈和我“拍照留念”!

  我和朋友之间就更加不用说了。由于我们都用同样的即时短讯软件,我们找彼此谈话根本无须刻意。那管他们在美国东岸、中部、西岸、英国、澳洲、新加坡,我随时都能一边写报告一边和他们谈天。虽说电脑交流总不如见面,但是如此频密地交流亦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见面时的隔膜。通过虚拟世界交谈亦不等于我们说的东西是虚拟的。我知道,坐在这电脑另一端和我打字的,就是那个我熟悉的朋友。由于即时短讯需要快速反应,我们亦能透过语气、情感符号、甚至通过拖延回答、不回答等来准确表达我们的信息和感情。而且由于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使用风格,冒充者是逃不过法眼的。

  在资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能否有效地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其实已到了纯粹是个人意愿的地步。如果一个人有心和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互联网和电话的普及性对能出国的游子来说根本不会构成障碍。至于在电话里有没有东西好说,我认为,这根本和距离无关。若果平时家庭成员之间有良好沟通,一个人到了外国并不会影响这家人闲话家常。我平时打电话回家,和家人说的并不就是平时在家里就会说的东西?评论时政、说亲戚朋友的是非、取笑妹妹、讨教如何煮菜,哪有说得完的?我那些每天和家里视频通讯的朋友,想必也是一样的。

  我们到国外去,是为了增广见闻和寻找更多更好的机会;我们到国外去,是为了做一些在家里可能做不到的事。但是,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我们也不会知道家里的食物的美味,不会知道樟宜机场原来真的实至名归,也不会知道新捷运其实真的很高效率。要不是这样,上个月在纽约举行的"新加坡日"就不会如此受欢迎了。

  对家有归属感的游子,终究是会回家来的;就算他不回来,他也会尽量将自己的生活和家里紧密地连起来。对家没有归属感的人们,就算把他们留在家里又怎么样?我们根本不必在上飞机前对妈说:“我会回来看你的。”如果我们还要刻意地“回家看妈”,那我们是否从一开始就已打定主意和家里划清界线了?若是如此,这句话是否显得有一点点多余?



种族和谐

贾古玛:

种族和谐得来不易

国人应珍惜继续推动     

2007-08-25

  多元种族与多元宗教和谐是保持新加坡社会团结的基础,也是我国的特色。国人应继续参与推动族群和谐共处。

  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律政部长贾古玛教授昨天访问设在碧山14街的和谐中心(Harmony Centre)后受访时指出,今日的多元种族与宗教和谐得来不易,人们都有必要自我提醒这并非自然而然出现的。

  “所以,每个人都应尽力促进种族与宗教和谐。”

  由回教理事会设立的和谐中心设在安纳达回教堂(An-Nahdhah Mosque)内,由李显龙总理去年10月开幕。

  这个中心透过文物展览向非回教徒介绍回教的发展和概况,同时为各宗教之间的对话提供平台。至今已有约5500人,包括学生、基层人员和外国客人前去参观。

  贾古玛昨天首次参观,对那里的展览解说及所举办的跨宗教交流活动都留下深刻印象。

种族宗教和谐:引来外国学者出书

 他说,世上没有多少地方能像新加坡这样,在回教堂里还可见到介绍其他宗教的书籍,而且也举办讲座让人们针对不同宗教课题进行交流。这种跨宗教氛围是很独特的,年轻一代也应参与交流,了解种族与宗教和谐对新加坡的重要。

  新加坡在维护种族与宗教和谐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也引起了外国学者的注意。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助理教授诺曼华素博士就编辑出版了Social Resilience in Singapore: Reflections from the London Bombings(《从伦敦爆炸案看新加坡的社会复原力》)一书。

  诺曼华素来自英国,专门研究多元种族主义、跨国群体、文化与政治哲学。他是这个研究院研究社会复原计划的协调人。

  本地几名学者,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蔡明发博士和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许林珠博士都针对这个课题撰写评析文章。

  这本书主要探讨伦敦前年7月遭恐怖袭击后,英国民众冷静应对并迅速恢复正常生活,也没出现族群关系紧张的情况,并由此提到新加坡也应该对类似情况作好准备,以在万一遭遇恐怖袭击后能使社会迅速复原。

  许林珠认为社会网络和公民社会的构建,培养了国民对国家的根与归属感,而国民对国家的情感越深,社会复原力也就越强。

  她也指出,政府在协助建设社会网络与公民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引导角色。

  这部新书已在各大书局出售。

总理讲话

二三十年内全国改头换面         

2007-08-20

  在完成所有翻新后,我们的组屋区会是什么样子呢?建屋局制作了一个视频片段。

  这将会是个一流的居住环境,有绿意和水道,融入其间的房子,社区之间的距离会拉近,培养出归属感。

  世界上没有其他城市能做到这一点,具吸引力、负担得起和动人的公共住屋,为每个公民提供的品质保证房子,为你提供会增值、而且在老年时能提供帮助的资产。

  但是在新加坡,只要我们愿意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将有系统地提升和翻新我们的家。我们会重新打造整个城市。虽然这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时间,但最终整个国家将改头换面。这将会是新加坡人称之为家园的地方。

  我们作出很多承诺,但我们能实现。

  我想我们应该答谢实现这些诺言的机构,首先是建屋发展局。至于那些视频片段,单靠建屋局是做不到的。

我们有一支非常优秀的队伍——南洋理工学院的互动与数码媒体系。

全民发挥团队力量向前迈进

  我今晚的演讲,重点谈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我已经讲解政府针对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主要对策,包括提升教育、延长就业年龄、改善公积金制度和翻新组屋区。

  我把这些政策串联起来,目的是希望新加坡人能够了解全面情况。

  这些问题都是艰难的挑战,但我们都一一找出解决方法。我们的力量来自人民,来自具有献身精神的工友和能干的领袖。带动这个社会的不仅是少数出色的个人或几个高层的机构,而是富有凝聚力的社会和强大的新加坡团队。

  人人为国家付出最大的努力,我们并肩携手能取得的成就,是没有任何人单凭个人力量做得到的。这是我们的最大财富,也是我们成功的秘诀。我们已做好准备,向前迈进。

未来5至10年增长料为4%至6%

  沙斯风暴后,我们估计新加坡的持续增长率介于3%至5%,我们当时有些保守,但认为那是较实际的估计。贸工部就最近这几年的经济表现重新评估,未来5至10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已经调高到4%至6%。

  依照新加坡目前的发展阶段,这是个很有雄心的目标。很少国家做到这点,也许日本例外,直到它在90年代遇到困难。就连欧洲国家或美国都无法做到,但只要我们继续采取应变措施,保持思想开放,维持竞争力,乘势起飞,那么我们的增长将不仅局限于这个小岛国所有的资源,还可以随着亚洲整体发展而取得增长。

  未来几年的前景相当乐观,我们应该努力超越4%至6%的增长。目前风势对我们有利,让我们乘势而上、勇往直前。

  去年,我们的帆船选手们在多哈亚运会夺下5面金牌。我观看了对垒印度的龙骨船决赛。两支队伍都使用同样的船,新加坡却胜出了。有什么差别?差别就在于我们的选手,由黄明豪、张为珺、郑俊豪、陈晓龙与郑稳铨组成的五人队伍,他们的能力、技术、训练、团队精神、毅力、坚韧不拔的决心、面对压力时的冷静,使他们最终排除万难。

  这正是我们在重新打造国家、建设家园的过程中,推动我们向前进的新加坡精神。

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挑战,我们将一一克服,乘风破浪。

  未来十年,我们享有独特机遇改造新加坡。让我们共同把新加坡打造为一个真正的机遇之都,我们人人能够称之为家的地方。

回教徒被纳入《人体器官移植法》 显示与政府互信

马来语演讲

  新加坡回教理事会(MUIS)的裁决委员会(Fatwa Committee)允许回教徒被纳入《人体器官移植法》,显示马来族回教徒社群与政府所建立的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以马来语讲话时,宣布政府将回应马来族回教徒社群的要求去修订人体器官移植法,将回教徒纳入法令的管辖内,以使更多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能获得帮助。

  他也指出,马来族回教徒社群不时都会面对一些敏感的课题,因此希望回教理事会将来能够继续引导整个社群,以促进马来族社群与政府之间的合作。

  政府是在1987年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法,并于2004年修订,规定除了回教徒,所有21岁至60岁的新加坡人如果未选择退出,就等同于自愿捐献,让医生有权在他脑死后将其器官取出,为其他病人进行移植。愿意捐献器官者在自己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时,也享有获得器官的优先权。

  李总理指出,自人体器官移植法通过之后,马来族回教徒社群对人体器官移植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已日益提高。

  “现在,裁决委员会允许回教徒参加‘选择退出’机制。马来族及回教徒领袖希望需要器官移植的回教徒病人能够享有同等的优先权,拯救生命的迫切需要以及对病人的怜悯,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他说:“马来族社群和政府,以及回教徒与非回教徒之间的信任和信心,是国家的主要资产之一,现在尤其如此。许多社会的回教徒与非回教徒社群关系紧张,在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还导致社会疏离和暴力。然而在新加坡,由于推行了全面的种族融合政策,已使回教徒融入广大的社会。”

  马来族社群与政府机构合作,为解决破裂家庭、早婚和青少年未婚先孕等问题作出的努力,也获得总理的支持。

  他呼吁马来族社群继续与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Mendaki)进行长期合作。

  他说,马来族回教徒社群意识到极端恐怖主义的威胁,因此回教领袖已经挺身而出,以直接与诚实的方式去克服这个问题。

  宗教改造小组(Religious Rehabilitation Group)的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受尊重的宗教师辅导被拘留的激进分子,反驳激进思想,已帮助我国的回教徒在世俗社会的背景下了解回教教义。

  李总理表扬马来族社群这些年来不断地进步,并且展现了自信、团结、自力更生的精神,迎接了全球化的挑战,也成功地到国外发展。


国民教育

国民教育轻松新方式

讲述祖父母的故事……

王珏琪  2007-08-15

  黄诗敏(11岁)曾经不知道自己是我国先驱颜永成的后裔,也不认识这个名字,直到北区学校的国民教育委员会在今年4月开始收集有关新加坡的故事。

  为了寻找相关故事,她向祖父母了解他们的童年。她在电话上受询时说,“祖父分享了他的童年经历,说当时有多好玩,然后又冒出一句,说颜永成是我的曾曾祖父。”

  颜永成是对新加坡早年兴办教育有巨大贡献的先驱人物(1844年-1899年)。黄诗敏把祖父母的童年往事写成了故事,这故事还获选收录在北区国民教育故事集《北区学校国民教育之宝》(Treasures from the NEST)中。她说:“这个写故事的活动很有趣,我从中知道了祖父母的童年,认识了新加坡的历史、日本占领新加坡的时期和他们当时的生活,当时的生活是很不一样的。”

  北区学校国民教育委员会是让北区学校的学生向家长、祖父母、朋友、亲戚、邻居收集故事,委员会最后收到了216份作品,其中40个被选中编入故事集中。这本故事集昨天在国民教育研讨会上展出。

  今年国民教育研讨会的主题是“脑到、心到、手到”(head.heart.hands),响应了今年初推出的新国民教育政策。不少参与研讨会的政府机构和私人团体一改以往平淡严肃的作风,而以轻松、创新的方式来推动和介绍国民教育的素材,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国民教育。

  负责指导学生讲故事的亚洲讲故事网络助理经理罗斯玛丽说:“如果人们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他们就能将他们的价值观、对国家的愿景,同听故事的人分享。”

  除了学生,中央国民教育司自2003年起就开始鼓励教师和新加坡武装部队的军官接受讲故事的训练,目前已有400名教师和250名军官接受了这种训练。

  参与指导工作的亚洲讲故事网络经理拉希说,有的军官不知道如何让新士兵更热衷国民服役。她分享了她指导的一名军官的经历。这名军官在讲他的故事时,眼中泛着光芒,回忆着他的队伍是如何通过那次在森林的经历,变得更加团结。而既然那次经历对他来说很有意义,他一定能够向新士兵传达那种感受。”

  国立教育学院昨天也在研讨会上介绍国民教育电脑游戏,让学生经历建立国家的过程和在敌人入侵时决定应该舍弃或留守家园。这套游戏目前由7所中学试用,让教导社会知识课程的教师能够通过游戏介绍课程里较抽象的概念。

  通过照片也能实行国民教育,《我报》摄影员李欣赏在研讨会上分享他通过摄影接触一房式租屋、锡克族和犹太人的经验。他受访时说:“通常我们看到的新加坡都是漂漂亮亮的。事实上,新加坡不只是这样,还有很多方面。”他就提议教师们能够举行主题式的摄影比赛,让学生探索新加坡的不同面貌。

  教育部去年8月成立国民教育委员会,检讨和改革推行至今已有十年的国民教育,并在今年3月的国会上分享了调查结果。他们希望通过“脑到、心到、手到”的国民教育框架,让学生超越掌握国家的基本知识,并有能力对国家课题进行思考,进而对国家所面对的课题有深入了解,能由衷地爱国和对国家有归属感。



爱国歌曲


话说爱国歌曲  

    
王振春 2007-08-09

  走过42个年头,岛国在各方面的进步,从民生到医药、教育、交通和国防等等,成绩昭昭焉在人耳目。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最能振奋人心,提高国家意识的爱国歌曲,我们似乎就比较缺乏。

  今年也有两首新出炉的爱国歌曲,那是叶良俊作曲,陈洁仪演唱的《There is No Place I Rather Be》与《Will You?》。宗乡总会提早庆祝国庆,整个礼堂挤得满满,出席者很多都穿红色的衬衫,兴高彩烈,合唱一首又一首爱国歌曲,营造国庆的气氛非常成功。

  爱国歌曲,能激励士气,鼓舞人心。但迄今为止,爱国歌曲似乎并不太多。我们的建国元勋,我们42年来在建国道路上的苦与乐,我们的军人保家卫国的故事等等,都可以写成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在校园唱,在民间唱,在卡拉OK唱,对培养国民归属感,肯定会起一定的作用。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的作曲家,也创作过一些爱国歌曲,如《家》,《奋起吧,新加坡》,《相信我吧,新加坡》,《唱吧,新加坡》等,都很受欢迎。前年如切翰林书会主办新中文化常识比赛,我受邀担任评判,印象最深刻的是,中间有段合唱的余兴节目,唱的那首歌,是本地声乐家田鸣恩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新加坡,你多年轻》,这么好的爱国歌曲,当年那么轰动,时过境迁,被冷藏了几十年,难得如切翰林书会想到它,让它再登舞台,如切国会议员曾士生还带头领唱,实在难得。

  建国42年,我们从风雨中走来,再大的困境都克服了,没有理由在推广爱国歌曲方面做不出成绩来。我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个大型的歌唱比赛,年轻的歌手比比皆是。最近一两年,歌唱比赛还走进校园,莘莘学子,几乎个个都喜欢唱歌。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歌唱环境,为什么不推广爱国歌曲呢?

  中国当年对日本的八年抗战,最后获胜,光复失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当时有唱不完的抗战歌曲,什么《大刀进行曲》,《歌八百壮士》,《保家乡》,《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与《毕业歌》等等,这些激昂雄壮的抗战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唱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使他们热血沸腾,士气大振,才能坚持八年抗战。所以,今天老一辈的中国人,对那些跨越时空几十年的抗战歌曲,还念念不忘。国共内战,站在中共一边的作曲家与作家特别多,田汉、冼星海、光未然、聂耳、安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为中共写了不少悦耳动听的革命歌曲,对它最终获得政权肯定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唱吧,新加坡》,期盼更多这样的歌曲在岛国出现,唱到校园,唱到民间,因为,要把新加坡建立得更美好,需要更多的爱国歌曲。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

新移民


应更有系统地助新移民融入      


2007-08-10

  政府决定在本月18日举行有史以来首次全国性的新公民宣誓仪式,以表示对这一移民宣誓成为公民的仪式的重视。届时,将邀请新移民代表出席,接受公民证书。这个仪式具有很重大的象征性意义,等于是昭告国人,新加坡吸引新移民的努力,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政府正在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吸引更多外来人才落户狮城。

  事实上,吸引新公民的努力在去年可以说已经跨越了一道新的里程碑。在此之前的五年,也即从2001到2005年,我国每年吸引到的新移民人数约为8000人,去年一年却激增至1万3200人,而负责全国人口委员会的副总理黄根成表示希望,今后每年都要吸引1万至1万2000人左右。

  政府如此大力吸引新移民所折射的是新加坡人口问题的迫切性。据当局推算,如果今后经济的年增长率为6%,那么,我们每年所需的新劳动力就是8万7000人,但新加坡本身的劳动队伍估计每年只能增加5万2700人左右,因此短缺3万多人,只能由外来移民补充。此外,新加坡还面对人口急速老化和生育率偏低的问题。从1976年起,生育率就一直无法达到人口替代水平。新加坡每年需要6万名婴儿,但我们目前每年的新生婴却只有3万5600个。以2001到2005年每年只增加8000个新移民来计算,到了2030年,每年的死亡人口就会超出新生人口。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个非常严重的课题,而加大吸引新移民的力度,已成非做不可的重要工作。

  不过,对各种可能与之俱来的问题,政府也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新移民的涌入所带来的最大挑战是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新移民增加的速度越快,协助他们尽快融入的工作也就显得愈加迫切和繁重。新移民之所以会选择在这里落户,主要当然是觉得这里的生活环境适合。一般来说,在做出这个重大的人生决定之前,他们也都已有一段在这里工作、学习的日子,对适应新环境有一定的信心。但这不等于说一旦成为公民,他们就能自然而然的融入本地社会。西欧一些国家近来所发生的移民后代不满现状甚至参与街头暴乱的事件,实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这些国家的经验说明,如果听其自然,即使过了一代人的时间,融合也不会自动发生。

  新移民人口每年以一万多人的速度增加,是非同小可的数目,如果再加上永久居民,每年新增外来人口的数目就更可观。因此,假使协助新移民融合的速度配合不上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社会现象。最容易出现的是本土公民和外来移民之间的隔阂扩大;与此同时则是新移民为了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不自觉地形成各自的小圈子或“聚落”。如此种种都会对融合过程造成额外的障碍。

  综上所述,有系统的协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实属必要,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看来尚未到位。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是大家都注意到的,但迄今为止却还缺乏完整的统筹。有些新移民有自己的联谊会、同乡会,更多的是没有。基层组织固然有在活动上多少考虑到新移民,但似乎并没有系统的活动计划。基层组织、会馆、学校、政府相关部门其实都应该更有系统地进入这一工作中。中华总商会成立移民联系组是值得鼓励的,但这也只能联系一小部分的人。传统会馆和宗乡团体其实应在宗乡总会带动下,配合新时代的社会需求,把协助新移民融入社会当作新的工作重点。考虑由全国人口委员会来统筹这项重要的工作也许是必要的。



人人拥屋与社会稳定


人人拥屋有社会稳定的意义   


2007-08-06

  经济的蓬勃可说是把双刃剑:楼价的升涨使已经拥有房地产的人资产增值;但对低收入阶层来说,希望拥有房产的“门槛”也相应提高了。尤其是第一次购屋者,手上并没有可供出售的物业,这个时候进场购买房地产,便倍感困难。

  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的房地产交易兴旺,组屋价格在今年上半年上升了4.2%,80万名屋主的组屋在18个月来取得6%增值。但是,卖房者的皆大欢喜,同时也折射出许多人的隐忧:今后还买得起住房吗?

  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前天在淡滨尼东国庆晚宴上的讲话,以及接受媒体访问时所传达的信息,重申了政府的承担。他透露,政府准备在今年内推出新措施,帮助低薪的国人实现拥有组屋的愿望。同时,把组屋资产价值套现、以助年长者安度晚年的措施,也将更加灵活。

  马宝山说:“尽管房地产价格提升,继续确保组屋价格处于广大国人所能负担的水平,是重要的,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去年,政府推出额外公积金房屋津贴计划,为首次购买组屋的低收入家庭提供5000元至两万元的额外津贴。 
 
  目前,房屋与教育、医药,仍是政府的三大津贴范畴。新措施意味着,接下来政府将在购屋津贴方面作出调整,让更多人一圆拥屋梦。新措施详情有待进一步敲定,不过马宝山强调,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便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计划,是重要的国家政策,不但给国人提供住所,也让人民拥有资产,对国家有更大的认同感。

  新加坡经济是开放式的市场经济,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无可避免的,房地产也不例外,尤其是外国人可购买的高档楼房。在全球化的汪洋大海中,外来因素的影响也更大,例如国际上的房地产过江龙到来这里大炒特炒,就可能形成泡沫的危机。

  因此,专门惠及新加坡人的“居者有其屋”政策,对房地产业的稳定其实也起着平衡的作用。

  在前晚的“新措施预告”颁布之前,马宝山部长其实已在6月中旬,淡滨尼中心举行的一个地区文娱活动场合上大派定心丸,强调未来两年到四年内,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还是充足的,人们不必感到惊慌。

  除了从供求律上面调控房地产价格之外,政府显然也有意大力改善组屋区的居住环境,让组屋区成为有归属感的住宅区,让组屋屋主享有“拥屋”的自豪感,不让私人住宅的屋主专美。

  上星期五,由国家发展部政务部长傅海燕领导的“组屋社区心件论坛”在记者会上指出,建屋局将检讨现有的组屋翻新条规,让居民在翻新项目上拥有更大的选择权,也让翻新配套更具灵活性。

  这个论坛的其他建议,还包括在各市镇推行特别计划,保留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特征;在特定组屋区兴建湿巴刹和小贩中心;学校和社区共享更多设施等。由此看来,政府的构想不光是让人人都有机会“拥屋”,而更是能够拥有独具特色的住宅环境和社区的共同记忆。

  的确,这些原本纯属私人住宅区“特权”的居住条件,却因近月来的集体出售狂潮——屋龄不到十年八年的花园公寓也要拆除重建,而饱受冲击。政府的人人拥屋构想和组屋区“心件”认同的努力,在这个时候可说也另具深一层的意义。


品格教育

大学与人的品质培养  
    
吴韦材  2007-09-05

  更多的大学学额,无疑能培养更多专门人才。对国家来说,拥有更多人才,也等同在各方面拥有更大的发展成本。不过,打造人才使他们成为社会良器,除了更高的学问及专长外,他们被培养成为怎么样的人,则直接影响这社会的素质。

  因为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角色扮演,以及他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接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教育的第一个功用,是为个人提供了一个踏入社会的基本标准,常规情形是,接受何种程度教育就进入社会哪个层次。

  教育的第二个功用是,学生凭藉被承认的成绩,去争取位置更高的社会流动渠道。读书就是为前途,这已成为人人公认的道理,而在接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功利论也没错。

  但这不该就是高等教育的全部意义。

要能自觉本身的责任

  新加坡虽已经拥有三所公立大学,但仍不是全民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对被期盼日后有所作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可说任重道远,他们的人格素质更会直接关切到他们的回馈成果。

  因此我们的大学教育更该强烈意识到“人品”的塑模,人的高尚品质能与知识、创意及技能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这就是修身比修学更为重要的道理。

  修身是做人的价值观。同样的命题,却可以有两个不同出发点:一是“人应该是怎样做的?”,另一个是“我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人该怎做”里具有“符合正当模式”的含义。这想法本身没错,虽然它是较被动的。一般人们也多会如此认为,我们身处什么环境,为了适应从而决定自己该作个怎么样的人是无可厚非的,至少,那是“正当”的,里头也就包括他对这个社会的索取及付出。

  我们新一代脑袋里很多的“理所当然”功利价值观,多属于此。

  但另个“我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想法,里头就含有更多的自觉审视及完善论(perfectionism)的价值思考。依循这方向,人更会去探讨自己对生命的责任、对社会群体的责任、对与他人关系得责任,而这种对自我人格的多方观照及完善追求,是人在品格塑模时一份真确的自我省悟。

  能自觉到自己责任的人,会对社会感激,能有归属感,也更愿意付出。一个社会要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拥有这样具有“大我”意识的新一代。

  多数大学生是敏感的。大学生的敏感,就来自他们对自己学习前途的一种关切期望、或同时的焦虑不安。

  先去问一些当下大学生的人生意义和目标,然后再问他们学习的意义和目标,也许不难发现年纪轻轻的他们有着许多无可奈何的价值矛盾。

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品质

  假如光说现在的大学生只偏重学习功利,做人只讲现实,那或许是不公平的,他们身处在一个原本就以功利价值对待他们的社会。他们不过是在实践“面对这样的社会,我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你问一个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学习价值有何自我评估,不难发现那时代的社会里,人对前途多是理想主义,人对生命多是浪漫主义,人对于品格培养及修身,会认为那是“让自己具有社会所需要我拥有的品质”。

  但似乎价值随着时代变质了。

  是社会几时影响了这些新一代?或日后他们又会如何继续形成为另支新的主流价值观?以后这些或许就是“鸡和鸡蛋”的问题。

  假如真要进到大学门槛才来重视人文学习,或许有点迟,但仍比缺失或忽略的好。人文灌输其实该开始得更早,也该从小就列于推崇首位。因为人格种种塑模,越早开始就越能融入人的单纯心智而成为性情的基本组成。

  而我们处身的社会,它更应该背负起一个“身教”的任务。据知,一些学生们对各大学以“职场成功”作炫耀来作招生宣传很不以为然,可见这些新一代人心并未全泯。

  人有人的品格,一个社会也应该有它的品格。一个社会能提供什么榜样就是这个社会的责任。不光是怎样的大学能养出怎样的人才,一个拥有何种人文价值的社会也直接影响它的下一代。

  学府教育里所灌输的人文价值,假如到了社会上只成一种高调,那人文教育只能是呛在咽喉处的高调罢了。

  诚然,大学生可以学习,包括学习人文,学习人格修养,学习修身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就如他们所学习那些知识和技能一样,必须有个与他们理念一致的环境能让他们学以致用。

·作者是旅居北京的本地写作人



大学仍应重视人文培养        

2007-09-03

  本地三所公立大学——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学额,让有志向学的我国年轻人都有上进机会?新加坡是否需要第四所,或更多所大学?这是最近媒体上热门话题之一。

  有人指出,1988“龙年”婴儿潮诞生的宝宝目前都长大了,2009年将是他们蜂拥报读大学之时,学额将供不应求。而事实上,大学学额、大学生百分比的压力,长期以来便是一直存在的,有关方面多年前已密切研究,商讨对策。

  大学学额的“需求”激增,诚然也反映了我国中小学阶段教育的成功。有条件上大学的学生人数近年越来越多,于是,家长们都要求大学的学额增加。

  大前提是肯定的:李显龙总理在8月19日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中透露,教育部将探讨如何增加2400个大学学额,以期在2015年达到让每一届小一学生有30%能进大学的目标。目前,教育部政务部长吕德耀少将正领导一个委员会,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前天在南洋理工大学校友俱乐部20周年的晚宴上,督导我国大学进展的陈庆炎博士,则强调大学学额要与素质配合。他认为大学教育必须与经济挂钩,培养为经济所需的人才,因此即使大学学额增加,毕业生也都会有工作。他建议我国三所大学筹划在明年增加近1000个学额。

  教育部长尚达曼昨天说,教育部将认真探讨陈博士的建议,也将详细参照吕德耀委员会的研究。尚达曼前不久也曾指出,大学教育必须与就业市场紧密联系,保持毕业生的高素质,因此每10年增加5个百分点大学生的做法,是谨慎、稳当的。

  照我们看,无论是原来的三所大学增加学额,或增设大学,或双管齐下,关键的确在于高等学府的素质,而不光是数字的增加而已。与经济挂钩,也显然是重要的,很多国家或地区大学泛滥,耗费大量资源,毕业生失业问题严重,我们应引以为戒。

  不过,谈到大学所要提供的教育素质,相信人文和通识的培训也很重要。即使我们要培养较全面的“经济”人才,狭义的专科教育显然并不足够。因为“新经济”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创意与技能之外,它也将会面对人际的交流与协作的问题,经济人才也需要渊博的通识去协助他的运筹帷幄。

  更进一步来说,大学除了为职场提供从业人员之外,也是国家与社会培养各领域领导人才的重镇。大学里面的人文学科,大学校园里面的人文熏陶,其实都是“大学”不可或缺的意涵。

  西方著名大学的许多毕业生,都不是笼统地以大学的名号来自抬身价,反而,他们对有数百年历史的学院具有浓厚的认同感。即以本地的例子来说,前新加坡大学的武吉知马校园,便是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大学宝地:它曾经是孕育新马两地第一代政治领导人的温床,也是精英人物巧结情缘的一片绿荫。

  据学生方面的反馈,当前我国的三所大学,学术要求自然很高,但遗憾的是校园太大、学生太多,大学成为庞然大物,不同院系的同学老死不相往来。只有参与宿舍和学会——如中文学会、戏剧学会的文化活动,才能培养起较密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与此同时,学生们对于各大学以“职场成功”作炫耀的招生宣传也很不以为然。

  的确,教育是百年树人,大学是人文荟萃的学术圣地,大学教育的路向,除了学额仍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


归属感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年轻一代对国家缺乏归属感。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你个人的建议。

---------------------


参考资料:

  这就是修身比修学更为重要的道理。

  修身是做人的价值观。同样的命题,却可以有两个不同出发点:一是“人应该是怎样做的?”,另一个是“我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人该怎做”里具有“符合正当模式”的含义。这想法本身没错,虽然它是较被动的。一般人们也多会如此认为,我们身处什么环境,为了适应从而决定自己该作个怎么样的人是无可厚非的,至少,那是“正当”的,里头也就包括他对这个社会的索取及付出。

  我们新一代脑袋里很多的“理所当然”功利价值观,多属于此。

  但另个“我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想法,里头就含有更多的自觉审视及完善论(perfectionism)的价值思考。依循这方向,人更会去探讨自己对生命的责任、对社会群体的责任、对与他人关系的责任,而这种对自我人格的多方观照及完善追求,是人在品格塑模时一份真确的自我省悟。

  能自觉到自己责任的人,会对社会感激,能有归属感,也更愿意付出。一个社会要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拥有这样具有“大我”意识的新一代。(大学与人的品质培养:吴韦材2007-09-05)

―――――――――――――――――――――

  新移民人口每年以一万多人的速度增加,是非同小可的数目,如果再加上永久居民,每年新增外来人口的数目就更可观。因此,假使协助新移民融合的速度配合不上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社会现象。最容易出现的是本土公民和外来移民之间的隔阂扩大;与此同时则是新移民为了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不自觉地形成各自的小圈子或“聚落”。如此种种都会对融合过程造成额外的障碍。(应更有系统地助新移民融入:2007-08-10)

―――――――――――――――――――――

  爱国歌曲,能激励士气,鼓舞人心。但迄今为止,爱国歌曲似乎并不太多。我们的建国元勋,我们42年来在建国道路上的苦与乐,我们的军人保家卫国的故事等等,都可以写成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在校园唱,在民间唱,在卡拉OK唱,对培养国民归属感,肯定会起一定的作用。(话说爱国歌曲:王振春2007-08-09)

―――――――――――――――――――――――

  今年国民教育研讨会的主题是“脑到、心到、手到”(head.heart.hands),响应了今年初推出的新国民教育政策。不少参与研讨会的政府机构和私人团体一改以往平淡严肃的作风,而以轻松、创新的方式来推动和介绍国民教育的素材,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国民教育。

  教育部去年8月成立国民教育委员会,检讨和改革推行至今已有十年的国民教育,并在今年3月的国会上分享了调查结果。他们希望通过“脑到、心到、手到” 的国民教育框架,让学生超越掌握国家的基本知识,并有能力对国家课题进行思考,进而对国家所面对的课题有深入了解,能由衷地爱国和对国家有归属感。(国民教育轻松新方式 讲述祖父母的故事……:王珏琪2007-08-15)

―――――――――――――――――――――――

  许林珠(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认为社会网络和公民社会的构建,培养了国民对国家的根与归属感,而国民对国家的情感越深,社会复原力也就越强。她也指出,政府在协助建设社会网络与公民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引导角色。(贾古玛:种族和谐得来不易,国人应珍惜继续推动2007-08-25)

―――――――――――――――――――――――――

  参与香港回归进程,包括起草基本法、筹建特区政府的行政会议议员梁振英,6月1日在香港媒体发表的《人心尚未回归,国人仍需努力》的文章,指出相当部分的香港人对国家的归属感仍然薄弱。

  他说,其中有许多原因,包括国家积弱百年,多数港人或家庭成员因曾经受到大陆极左路线的冲击而心有余悸;大陆近些年来贪黩腐败成风,导致疏离感萌生;英国殖民政府对港人长期分而治之的策略奏效。

  梁振英在肯定港人对国家认同感渐有进步的同时,强调指出,自豪感是人心回归的积极条件,但不能证明人心已经回归。而任何一个地方的居民对所属社会或国家没有归属感,没有向心力,那这个社会和国家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对于人心回归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应放任自流。

  …………身份认同、归属感、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几乎是一个水平线上的关键词,究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政治现实,还是政治学家、社会学者主观设定的伪命题,在多元结构的香港居民中,不可能有一致的看法。

  不可能要求香港750多万市民对国家或者香港有强烈的归属感,也不能使用统一的标尺对所有港人做一个衡量和规定。即使在最具政治意识的大陆,今时今日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我完全同意梁振英的观点,没有一个社会有与生俱来的向心力。向心力不是强加于人的,必须耐心和努力培植,而且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何看待香港人的身份认同:陈子帛2007-06-20)

―――――――――――――――――――――――――

  杨烈国(新上任的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PRING)主席)还有一个点子,他认为,中小型企业的老板们必须改变思维,以创新方式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例如把员工视作伙伴,让他们拥有企业的部分股权,或甚至与员工分享盈利。

  他相信,这么做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提高员工的投入感和归属感。这无疑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好办法。

  在一个全球商家求才若渴的时代,如果中小型企业能跳出陈旧的思想框架,开始在争取、珍惜、培养、保留人才方面作出努力,便可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上风。(变则通,不变则滞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看法:潘国驹2007-06-20)

―――――――――――――――――――――――

  国家文物局今年开始颁发的“文化遗产赞助奖”,凸显了国家对本土集体记忆的重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见于两个方面:在国内这是国人归属感凝聚的所在,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养分;对外方面,具有本身特色的文化遗产,将是新加坡吸引国际游客的必要条件。 (没有文化遗产便没有自我:2007-04-05)




教育部:

改革国民教育:

脑到、心到、手到  

2007-03-08

  教育部将改革现有的国民教育框架,校内的国民教育接下来将更加强调如何提高学生对新加坡的归属感,让年轻人从小就心系祖国。

  教育部去年8月成立国民教育委员会,检讨和改革推行至今已有十年的国民教育。在为期半年的检讨工作中,对1200名学生、学校和中学后教育机构领导人、教师、家长和社区团体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国民教育的态度。

  调查发现,新加坡人大多认同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现有的国民教育计划是好的。另外,国民教育推行后也加强了学生对新加坡的了解。不过,年纪较大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更开诚布公的讨论,对国家课题进行探讨,并可以有更多机会回馈社会。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在推行国民教育方面没有统一制度可循,不同学校的学生可能因为学习历程的不同而对国民教育持有不同的态度。

  例如:那些来自国民教育教学框架较清楚的学校,对国民教育的接受程度较高。他们认为校方主办的学习之旅和社会科学课程,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课题进行思考,并对国家所面对的挑战有更深入的了解;社区服务计划也让他们更懂得关心其他人,知道自己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

  调查也发现,学生多数喜欢在小学所上的国民教育课程,但在升上中学后就对国民教育产生怀疑。相当多学生认为社会科学等于国民教育,认为它是乏味,甚至是有政治宣传目的的。少数学生也认为,参与社区服务计划只是要应付教育部定下的最少参与小时,而不是出于助人之心。

  领导国民教育委员会的教育部政务部长吕德耀昨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宣布以上的调查结果。

  他表示,国民教育委员会认为,目前以爱国,“爱、识、治”分别作为小学、中学和中学后教育机构的课程目标是导致国民教育无法取得全面成功的原因。

  吕德耀说,这样的制度可能无意间导致每个学习阶段只注重取得其中一个环节,而忽略其他环节。学生突然从小学着重‘爱’的阶段升级到中学的着重‘识’的阶段,重点突然放在知识上,中学生的‘心’可能就会因此疏远。

  因此,教育部将推出新的“脑到、心到、手到”国民教育框架,确保不同级别学府的国民教育具连贯性。

  委员会也提出16项建议,通过三方面——给教师更多的教学支援、提高学生在国民教育的参与、以及加强学校同社区的合作——确保国民教育时时符合不同级别学生的需求。

 这些建议相信可以协助学生达到“脑到、心到、手到”的目的。换句话说,学生应该超越掌握国家的基本知识,并有能力对国家课题进行思考,以致对我国所面对的课题取得深入的了解;他们也应该由衷地爱国并对国家产生归属感;此外,学生也应该因此有回馈社会的心。

  吕德耀说:“国民教育是否成功,就要看接下来几年我们如何落实这些建议。我们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不断付出,以培养出以身为新加坡人为豪、全民一心,共同带领国家前进的年轻公民。”

早报中英对照:

中学后教育机构: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stitutions/ 脑到、心到、手到:head, heart and hands/爱、识、治:love, know and lead

――――――――――――――――――――――

  社会国家的凝聚力与认同,从较深的层面看,其本质有很大成分是对亲人、朋友、邻居、国人的情感与关爱。所以,国家发展部在规划国家新蓝图时,除了各项宏大的硬件建设外,对邻里认同与归属感的成长亦非常关注。(在组屋区重现甘榜精神:吴大地2007-03-15)

――――――――――――――――――――――

  一个老板能如此真诚对待员工,自然不难使员工对公司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那么,国民又如何才能对国家产生认同感呢?1月1日卓梅华的投函讨了这个大课题。

  国务资政吴作栋担忧日子一久,到外地发展的国人可能失去同国家的联系,而选择在外地落地生根。因此,他认为有必要在新加坡人身上植入“回家本能”的基因。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以已故建国元勋的名字为街道、地铁站、体育馆、公园等命名,以加强新加坡人对国家的归属感。 (2007年1月份《联合早报》读者关心的课题 2007-02-16)

―――――――――――――――――――――

  卓梅华认为,回家本能里应该包含一种叫做“共同的记忆”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吧。而“共同的记忆”不能只是存在个人脑袋里的图像,它总是需要依附在一些大家所熟悉,并且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如陪伴我们度过青涩岁月的红砖国家图书馆、让我们举国欢腾度国庆的国家体育馆、观赏大型演出的国家剧场、海皇剧院等等。”(2007年1月份《联合早报》读者关心的课题 2007-02-16)

――――――――――――――――――――

  我们将在城市建设方面作出投资以打造一个更充满活力、精彩万分的国际大都会。艺术和文化将为新加坡注入富有创意的元素。我们将为滨海湾和市中心披上新装,把它变成一个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在国人心中唤起自豪和归属感的独特地方。与此同时,我们将为组屋区进行翻新以进一步改善我们一流的居住环境。新加坡将成为亚洲最佳的居住、工作及游乐地点。(新加坡来到了转捩点:2006-11-03)

――――――――――――――――――――

  25年后的新加坡,将面对一个益发开放、国际化,而且处处是机会的世界。学校现在就有必要培养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灌输正确价值观,和养成终生学习的心态,来迎战未来。

  面对将来,新加坡人该怎样培养新一代?在那个时候,新加坡人也许贡献给其他国家的,比贡献给培育他们成长的国家的更多。套用“饮水思源”这句成语,他们喝水的时候,有想到源头吗?

  吴资政问道:“我们的新生代长大后,会更重视个人的权利、追求个人的抱负,还是也愿意扛起社会责任,贡献国家?他们是想着尽量从国家汲取所需,还是能想着尽量回报社会、同胞,与社会不幸人士分享自己所得。

从小培养归属感

  他说,当新加坡鼓励人民尽量争取机会出国去,她同时也希望人民能根植祖国。否则,新加坡最终将成为一个只为国际市场提供劳动队伍的工厂。新加坡要作为一个国家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足够的人肯把新加坡当成自己的家、是自己所属的地方。这种归属感有必要从小开始培养。

  吴资政说,跟很多有历史的国家不同,新加坡是个速成国家,就像一棵速成的树那样,很快开花、很快结果。在仅仅一代人的时间,新加坡从穷国发展成为发达国家。新一代在舒适和富裕的环境中成长,完全不知道国家曾有艰辛的过去。我们该怎样凝炼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传给年轻人,从而培养起他们对家对国的永恒的爱? (吴资政:培养新生代,迎接25年后的新加坡:潘星华2006-11-09)

―――――――――――――――――――

  议员花蒂玛医生(马林百列集选区)认为参与志愿工作是培养人民对国家归属感的最佳途径,因此有必要创造更多让年轻人参与志愿工作的机会。(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志愿工作:2006-11-10)

――――――――――――――――――

  尽管新加坡有条件继续以一个城市经济体的形式生存下去,不过如果要成为一个有国民意识的国家,却面临艰巨的挑战。

  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斯(Ross)商学院的林愿清教授说,她的个人经验和观察显示,尽管新加坡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到本地来工作或生活,但对许多外国人来说,新加坡纯粹是一个能提供安全、舒适和优质生活的驻足点,而不是一个能够让他们轻易产生归属感及认同感的国家。

  其实,要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允许人们亲自参与并给予实际的责任。林愿清举例说,就好像在大学里,大学不是由行政人员经营的,而是由一群对教学和教育有热忱的教授们来经营的。只有通过参与,才能够培养认同感,才会让人们对所属机构产生忠诚感。 (林愿清教授:新加坡是跳板还是家园?林婉诗 2006 -06-12)

――――――――――――――――――――

  教育部长尚达曼上周访问中国时,在北京与百多位侨胞座谈聚餐,一来说明政府的一些政策思考,二来了解侨胞面对的问题。

  新加坡经济体制的高速国际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国人不得不外出寻求发展机会,而随着旅居海外人口的增多,政府也开始关注如何保持这些侨胞同祖国的联系。
无论出于什么因素,愿意离乡背井的新加坡人血液里多少带着祖先的冒险精神,这种精神素质是新加坡未来发展的宝贵资产。如何防止这批侨胞因为常年在外,与祖国的感情联系渐行渐远而最终失连,成为新加坡政府必须重视的课题。

  当日的座谈会问答中出现了两个侨胞关注的议题,一是侨胞子弟的教育问题,二是这些缺乏新加坡生活经验的子弟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淡薄的问题。 (日暮乡关何处是?-叶鹏飞2006-06-26)

――――――――――――――――


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           

2006 -08-10

  每年国庆日,新加坡人总是抱着兴奋的心情,信心满满的期待一个精彩的国庆庆典,因为自己的亲人、邻居、同事或朋友,也许便是国庆检阅或表演节目的参与者。况且,这个精心策划、安排紧凑的庆祝活动,每年都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让国人弥漫在欢腾又高昂的气氛中。

  今年的国庆当然也不例外。当总统登上检阅台,国家体育场内奏起国歌,迎风飘扬的国旗徐徐升起,3000多名参与演出的人士和近6万名观众一起肃立时,爱国意识又重新被唤起,全民士气也再度受到鼓舞。那是每年全国最庄严的一刻。

  自新加坡建国第二年开始,国庆检阅和演出便已经成为每年最重要的庆典节目。不只因为这是一项举国上下配合、动用多种资源、务求尽善尽美的重大演出,更在于它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从最初为了展示国防力量、提高安全信心和培育爱国意识开始,这个年度庆典已经逐渐蜕变成本地最重要的军警演出和文化活动。

  除了让海陆空三军、警察部队和其他队伍在检阅和会操中展现雄风之外,由学生、志愿人士和民间团体等所组成的文娱表演队伍,每年也为国人提供高水平的演出,长久以来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新加坡文化的重要景观。

  具体而言,国庆庆典并不只在于展示武装实力和培养纪律精神,而且也是一个结合了各民族色彩的文化活动。在一个强调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国家,这项活动在促进各族和睦共处、团结一致、互相包容方面,意义不可低估。当全民都为一个庄严的节日感到热血沸腾时,国民的归属感和同胞之间的认同感已经油然而生。

  近年来,每年国庆都以一个意义深远的主题作为庆祝重点,这正反映了我国与时并进的特色。在2002年,当国人都面对经济衰退的冲击时,国庆的主题是“一个有关爱的国家”;在2003年当全民合力对抗沙斯病害时,所提出的主题是“全民一心”;今年,当我们正力求在全球化浪潮中发展成为全球先进都会时,国庆的主题则是“我们的环球都市,我们的家园”。

  这意味着,时代正不断变迁,新加坡人已经不能固步自封,当我们为自己美好的家园感到自豪时,我们必须勇于接受挑战,以发展成为环球都会作为目标,向全球的顶尖城市看齐。

  事实上,新加坡早已经是一个拥抱全球化的都会,不只是本区域重要的金融、航运、炼油、教育、旅游中心,也在多项领域博得全球好评。本地的6000家跨国企业,便是新加坡品牌的最佳说明。但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国人应该感到自豪,而国家也应该要为和睦、团结、勤奋、上进的国人感到骄傲。

  随着越来越多国人到国外经商或居留,以及更多学生到国外留学,而新加坡也吸引了更多外国人才到来,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作出贡献,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正是我们重新强调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时候。

  41年来,新加坡人已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努力,也为克服一度又一度的经济危机作出贡献和牺牲,未来我们仍须为迈向全球都会继续奋勇向前。在这当儿,政府也已多次向人民确保,没有人会因全球化的冲击而被遗弃在后。这是最令人温馨的一项保证。

――――――――――――――――


李总理国庆群众大会演讲:

新加坡心件    

2006-08-21

建设坚固心件 凝聚社会动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四处流动,国人纷纷踏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也引进了不少外来人才。

  李总理说,如何让每个新加坡人都感觉自己是新加坡的一分子,加强我国的“心件”(heartware)建设是一个关键。唯有深化国人对这里的情感,才能留住他们的心。

  要建设起坚固的心件,不能靠政府。从个人到团体,我们需要更多关怀社会的新加坡人站出来参与心件建设,才能凝聚出让社会团结前进的动力。

新加坡故事,是我们的故事

  我们要怎么样使国人感受到自己是新加坡人、自己属于这里?我们不是网络世界里的公民,我们不持有“网络共和国”所发出的护照。我想,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做起。

  首先,我们必须讲述“新加坡故事”,要懂得“新加坡故事”。今年我国的三名建国元勋去世。林金山、拉惹勒南以及蒂凡那。我们举行了追悼仪式,但许多新加坡人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曾做过了什么。例如:拉惹勒南撰写信约、林金山让我们能有政府组屋住。

  这是新一代的国人。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才能够感受。能感受,他们也就能有归属感。这样他们才能了解“新加坡故事”的精髓,了解我们是怎么一路走来的。

  我认为父母以及祖父母扮演重要的角色。你们得把故事讲给你们的子孙听。让他们不但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也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他们才能把这个故事当作自己的故事,更想要为故事写出下一个篇章。

学习如何当一个新加坡人

  学校也任重道远。因为我们到学校去不单单是要学习知识,也要学习如何当一个新加坡人。

  我们10年前开始推行国民教育计划。我最近同几位老师见面,问他们有没有进展。他们说有进展,而且进展得很好。但是,他们认为不应该把它称为“国民教育”,因为学生觉得很没趣,认为这是个需要苦读的考试科目。但是,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大家感受,要大家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

  所以我们让孩子们到国外去参与一些学习项目,他们回来后会更了解新加坡。我们让孩子们到社区里去参与活动。他们帮助末期病人,他们回来后,知道社区里有比自己更不幸、比自己更需要帮忙的人。

  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建设人格、培养韧性、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

运动员和奖金


我国奥林匹克理事会设立高额奖金,奖励在国际运动会上取得金银铜牌的运动员。有人表示支持,有人则认为没有必要。针对这个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

运动会金牌含高“金”说说利弊


新闻背景:  

  我国参加本届多哈亚洲运动会的健儿,获得8金7银12铜,创下两个新纪录:一是奖牌多,是历来最佳成绩;二是发出的总奖金高达495万新元,是设立奖金以来最大手笔。  

  根据全国奥林匹克理事会的奖励计划,在亚运会获得个人金牌,可得25万元,银牌12万5000元,铜牌6万2500元。团体项目,金牌40万,银牌20万,铜牌10万。  

  针对奖金制度和奖金数额,报章上和网络上有不少议论,有弹有赞。

◆ 思路指引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与非。要先明确提出你对问题的看法,反对或赞成,都要提出论据。可以先从某个角度切入,阐(chǎn)明自己的看法,然后逐点论证,以加强自己的观点。应对问题作较深入的分析,避免停留在表面。

◆容易犯的毛病 

1.用很个别的情况作文章。 比如有人对获得高额奖金者心生妒忌,会引起不良   后果。
2.在枝节上兜圈子,比如大谈奖金多少才合理。
3.含糊其词,一直没说出自己的真正看法,让人满头雾水。
4.立场摇摆不定,观点模棱两可,一会儿反对,一会儿又赞成。


赞成:很重要的推动力  

  设立奖金是对运动员的巨大付出作出回报。一名运动员在长期训练中体力、精力、时间的付出,在比赛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压力,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  

  奖金的数目可观,对现役运动员和未来代表国家的运动员能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如果奖金数目缺乏吸引力,我国要在短时间内跻身亚洲体育强国,是不可能的。  和亚洲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活水平高,人均收入也高,如果奖金不能反映一个顶尖运动员的杰出贡献,恐怕无法激励运动员专心进行训练。  

  他们之中,多数并没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为了大型比赛的密集训练,他们往往得作出牺牲。因此,一份吸引人的高额奖金,虽然属于物质奖励,却是很重要的推动力。  

  设立奖金,并不等于不重视一个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体育精神和团体精神,比如把个人奖牌放在第一位,把团体荣誉放在第二位。  

  因此,物质性的奖金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必须同步,希望我们在重赏之下冒出头来的奖牌得主,也是效忠国家,服膺体育精神的大众榜样。

反对:有其他奖励方法  

  金钱奖励对运动员的吸引力将超过对国家的效忠和奉献精神。  

  运动员如果把眼光都放在高额奖金,渐渐地会滋生功利思想,凡事以奖金挂帅,一旦国家面临经济危机,奖金大幅减少,他们便失去争取奖牌的动力了。

  高额奖金除了对我国出生的运动员有吸引力之外,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更大。以邻近国家的生活水平,这样大的一笔奖金在他们看来简直是一块奖牌就足以成小富翁。他们会在得奖后继续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作贡献,还是选择“急流勇退”,在他们的祖籍建房子,和家人过舒适生活?

  我国的体育事业,应以提高国民体质为终极目标,而不是抄捷径,以高额奖金引进外援,制造奖牌纪录,跻身体育强国之林。

  奖励的方式很多,不一定非得用一次过的金钱。比如增加运动员出国训 练的机会,平时训练和出国比赛有更多的生活津贴,将来退役后有更好的职业保障等等。


运动员和奖金

  在多哈举行的亚洲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表现不俗,夺得历来最多的奖牌,也获得丰厚的奖金。但这也引起一些读者的逆向思考。

  12月16日,读者林沛铭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巨额的运动奖金有必要吗?”他说:“,在新加坡全国奥理会的奖励制度下,运动员在个人项目中赢得金牌者可获得25万元奖金,银牌折半,铜牌再减半,团体赛赢得金牌的可得40万元奖金,余者类推。这样的奖金制度,令新加坡在所有参赛地区中遥遥领先,连许多富有的中东国家也望尘莫及。可是如此庞大的巨额奖金有这个必要吗?”“奖励金对推动选手们的上进心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应该是全部;我相信一名运动员对运动的热诚、对国家的荣誉、对自己能力的挑战和成就感比奖金更重要。”

  读者吴迪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他所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说:“引进国外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做法已成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很多国家提升体育竞技水平的惯常做法。我对此是赞同的……但是,在引入国外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之后,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在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拟定一套‘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他在结论中这么指出:“不错,体育是无国界的,但运动员是有国家的。可以想象新加坡人更加希望看到土生土长的新加坡选手代表新加坡在世界大赛上取得好成绩,那将是新加坡人所期待的。”



请别再把他们当“雇佣军”            

高泓 2007-01-22

  现在还是有人把从国外引进的体育人才称为“雇佣军”。既出重金聘用,又以金钱奖赏的方式,让他们在国际赛场上打拼,为国家争得奖牌,争得荣誉,却得不到国人的认可。为什么?

  就从乒乓女将井俊泓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说起,当她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半决赛并最终取得第四名的佳绩,我们感到是为新加坡赢得了一份荣誉,同时也为在这里的中国人争了光,但当时很多国人很不以为然。这一时期的这批运动员走得挺辛苦,我还清楚记得羽球女运动员李理在电视机前以恳切的声音吁请国人“请接受我们吧”。

  到了乒乓女将李佳薇命运就好了很多,她清秀窈窕的外貌和精湛的球艺掳获了很多国人的爱心,在我周围引出一桩趣事:某理工学院几个大男生来公司实习,其中高大威猛的一位请我当“红娘’,因为,佳薇是他仰慕的对象,殊不知我与佳薇素昧平生。

  说回正题,她在2004年雅典奥运的历程也让人回味。当她战胜中国的王楠成功打入四强,很多国人为之叫好。但是,对垒朝鲜选手争夺决赛权时,在开局一片大好形势下遗憾地输掉了比赛,此时微言又不绝于耳。据知,赛后她伤心地哭了一场。当时,李显龙总理特别去函安慰,并肯定她所取得的成绩,很多人听后都感到窝心,同时,她也获得年度最佳女运动员奖。

  回顾刚结束的多哈亚运会,我国运动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乒乓女队也成绩斐然,在半决赛中力克上届冠军朝鲜队夺得银牌,这是有史以来女队最好的成绩,在代表世界女子乒坛最高水平的亚洲,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喜可贺。

  这份荣耀来之不易,新加坡队在先得两分的情况下被朝鲜队连扳两盘。在决胜的第三盘,孙蓓蓓在先失两局后努力拼搏,实现大逆转夺得决定的一分,为新加坡队立下汗马功劳。记者采访时,她一再表示非常感谢教练刘国栋的信任,他不断鼓励她,一定要打出新加坡的精神风貌。这句话在许多人听起来,有些生硬和堂皇,但我们觉得非常普通,诸如此类的言语,也常用来励人励己,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层面吧,在我年青时的七八十年代,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它影响了很多人,也影响了很多事。

  从国外引进的体育人才,就是这样拼出了“新加坡的精神面貌”,为国争光。那么,请不要再把他们当成“雇佣军”了。



不能用狭隘眼光看外来体育人才         

王向虹 2007-02-07

  把体坛外来人才视为“雇佣兵”,我认为是一种很狭隘的看法。

  我们应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我国为何会向外国体育人才招手?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得到“速食”奖牌,还是希望这些外来人才能对我国健儿起着什么作用呢?

  其二,我们是否曾细想过在我国开始向外来体育人才招手的当儿,我们的健儿们可已有代表国家出赛的本事了?

  其三,我们或许无可厚非地认为外来体育人才为我国效力是因为金钱所诱,勇夺奖牌说穿了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钱途”着想而已。但对于那些已在这儿落地生根的外来体育人才来说,新加坡已是个家,试想这个“为金钱所诱”的想法是否还成立呢?

  其四,国人对“外来体育人才”这个名词的理解似乎不够宽。外来体育人才不仅仅是运动员,也包括了教练,陪练员,和体育医药和科学专才例如体育心理治疗师,体能训练导师,医生,物理治疗师,营养师,等等。

  最后,我们是否也应该认真的看一看我国健儿们,他们本身的心理素质,那份肯为了理想而不断持续奋斗到底的决心和毅力,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如果一味排除外来人才的话,试问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其他体育强者呢?

  笔者认为,外来人才起的作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可惜的是大家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外来人才不仅为我国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为本地的运动员树立榜样和奋斗目标,他们也成为我们年轻的一代实现体育梦想的标榜。众所周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亦是如此。新加坡要打造“本地制造”的顶尖运动员,必须经过慢慢的栽培和磨练,才能在世界的体育舞台上绽放光芒。

人们对体育奖励认识不一  

  袁伟民对体育奖励有过一段描述:在特定条件下,奖励有好的一面,但把奖励看得太重了也会带来副作用。给冠军给得很多,银牌、铜牌受冷遇了,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以往比赛中也确实发生过。所以我在北京说:对金牌运动员我们要关心他们,重视他们,对他们为国家争得荣誉给予关心和奖励,对银牌、铜牌运动员,甚至一些三名以后的,也不容易。金牌可贵,银牌、铜牌,甚至一些拿分的也非常可贵。我就对我们的女子100米运动员说:你拿不到金牌,但你只要进入决赛,前8名运动员中有中国运动员,我相信在世界上就会引起很大的震动。我们100米运动员有的1枪就下来了,鸣4枪才能进入决赛呢!我们国家给的奖励还是1枚金牌8万。这是从92年巴塞罗那时开始的,银牌是5万,铜牌是3万。拿上百万的也有,但这是来自各个方面给的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给房子。有时也没法控制,比方说,国家给8万,省市还给,县市还给,社会企业也给;这个企业给,那个企业给,包括港澳的企业家也给。上次霍英东先生就给1公斤的金牌加4万美金。这是社会各界对于金牌运动员长年刻苦训练取得成绩的鼓励。但在中国,成绩不光是个人奋斗的结果,背后还有好多好多人,在各个层面上为他们服务,他们才能取得冠军。所以中国运动员的金牌、银牌、铜牌,拿分,都是集体的代表。乒乓球女队员,多少男运动员陪她练,西方不可能。后勤、教练下的功夫确实和西方不一样。所以运动员取得成绩以后,我们对他们要反复进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冠军是很多人把他们托起来的。我以前带女排,所以能取得几连冠的成绩,是因为各省市培养的大批选手中,选拔出优秀运动员进一步培养,才取得的。我们运动员多数不错,但也有的向钱看。从总体上说,体育离开精神是不行的,光靠金钱搞金牌,即使搞出来了也容易跌落下去,必须要有精神支柱。奥林匹克是超越自我,挖掘潜力,牺牲自我的。没有精神保证,想取得好成绩很难。这段话能代表许多体育工作者对体育奖励的认识。


对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奖励的建议

1. 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围绕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实施竞技体育奖励
2. 加强对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运动员教练员奖励的规范和管理
3. 设立政府竞技人才奖励基金、或项目奖励基金
4. 不断丰富和创新奖励手段和方法
5. 设立国家发展竞技体育最高奖项,增加对为“奥运争光计划”做出特性贡献的集体的奖励
6. 把“贡献率”概念引入奖励理论中,适当提高其他人员的奖励比重
7.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体育奖励的社会认同度、知名度和声誉
8. 增加输送人才奖励,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持续发展
9. 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使运动员能正确对待和理解奖励以及奖励分配政策
10. 根据项目特点,适度扩展以比赛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内涵

守望相助


  涉嫌于去年3月5日午夜时分,在兀兰一座组屋垃圾站内强暴一名醉酒华族女郎的两名非法外劳,终于先后得到严惩,简直大快人心。


  事发现场居然就在组屋底层,两名色魔未免胆大包天,以为可以为所欲为,而后逃之夭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于被绳之以法。

  这起案件在我们平静的生活中骤然敲响了警钟。虽然邻里发挥守望相助和警民合作的精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但发生在组屋或有地住宅的邻里纠纷,却依然时有所闻。

  昔日的甘榜在岛国几乎已经绝迹,甘榜精神也已经荡然无存。现在的人情淡薄如纸,邻居往来也止于君子之交,点到为止。

  当大家嗅到空气中传来阵阵的恶臭,才知道隔壁独居的老人经已去世多日。诸如此类有点像“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并不是健康的现象。而且,这也正中一些不良分子的下怀,因为他们正虎视眈眈,等待机会出手干案。

  其实,越是欠缺邻里精神的居住环境,盗贼越是有机可乘,尤其是目前的双薪家庭结构,夫妇俩都外出上班,孩子也上学去,家中仅剩老父母或者女佣。不少的住家根本是在摆“空城计”。如果邻里能够发挥守望精神,一旦有不法之徒在门外徘徊,机警的邻居就能在关键时刻起着阻吓的作用。

  当然,这便需要有良好的邻里关系作为基础,抛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自私心态。邻居之间平日见面的基本礼仪不能少,恰当的寒暄问候,恰如其分的关怀,都有助于逐渐增进彼此的感情,建立相互谅解的基础。

  有些邻里甚至自动自发的组织脚踏车巡逻队,分批定时巡视邻里范围,并与邻里警岗保持联系,在杜绝罪案发生的同时,也增进了邻里和睦相处,发挥了守望相助与警民合作的精神。这些都很值得表扬。

  目前,各区居委会都定时举办各类家庭活动,鼓励居民参与,藉此增进居民的感情交流,这与邻里脚踏车巡逻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类活动却少了一分积极性和互动性。一般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少有人会驻足在佈告栏前,详细阅读有关的活动宣传。

  警察是人民的公仆,随时候命为民服务,他们在社区内例常巡逻,维持治安。如有突发事件时,一旦民众拨电报警,警方、民防部队或救护车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自不在话下。

  但在关键时刻,分秒必争,良好的邻里关系,机警且适当的伸出援手及时抢救,应有助于扑灭犯罪行为,即使有事故发生,也应能将财物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救人一命。



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           

江炳松 2005-05-03

  回忆年轻时住过的农村,年轻人遇见邻居的长辈时,总会自然而然地叫声XX伯或XX叔或XX哥,女的便称呼XX姆、XX婶或XX嫂。而儿女学会的称呼都是听自平时父母对人的称呼。

  然而,现在的年轻父母似乎都不喜欢别人这样称呼他们,因为他们觉得这类称呼是落伍的,是老土的。结果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碰见邻居时干脆不用称呼,而只是“嗨”一声,便敷衍过去了。

  至于那种见面时毫无表情,视邻居如陌路人,同乘电梯时不是举头望显示屏的楼号,便是低头盯鞋头或脚趾的,更是组屋区司空见惯的现象。孩子们于是有样学样,不打招呼不懂称呼也就理所当然了。

-----------------


“敲门日”:


有多少人认识自己的邻居?

记者 李亚彪[新华网浙江频道(2007-11-19)]

  在刚刚举行的杭州第四届邻居节上,专门设立“敲门日”活动,鼓励敲开邻居的宅门,打开“都市冷漠症”这道隔着邻里之间的无形的墙。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邻居”这两个字最高的评价,可见邻居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重要。现如今,当你花百万元置下房宅后,可曾认识自己的邻居,可曾感受到邻居的价值……“敲门日”正在敲醒着每一个人。

  2007年6月13日,小区居民们喜气洋洋地张罗着自己的节日――邻居节。当日,上海市紫荆花园首届“邻居节、睦邻月”活动拉开帷幕,社区内800余位居民通过“社区运动会”“邻里比厨艺”“拉家常”等形式,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隔壁住的是谁,你知道吗?

 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从单位职工宿舍楼搬进小区私人住宅,你还会和邻居那样熟悉吗?你知道隔壁住的谁吗?

  在新闻单位工作的小迟,搬进自己购置的小区后,一年多来几乎没有同邻居说过话,有的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我住进来时,隔壁的房子还没有人买。有一次出差两个月回来,隔壁已装修完毕,有人入住,我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小迟说,“我上下楼都坐电梯,因此也几乎没有与楼上或楼下的住户接触过。”

  有意思的是,小迟搬进来一年后,偶尔在电梯里遇见自己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也在这个单元住,两个人都搬进来有一年时间了,一个在7楼,一个在10楼,竟然互不知晓。

  “说话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东屋不问西屋事,同在一楼不相识”是现在不少高层小区普遍出现的情况。在杭州,一位社区居委会干部说,过去是大杂院,住着多户人家,连水管和厕所都共用,邻里间相互照应,相处好了比亲戚还亲。现代城市社区居住结构由“平面式”变成“立体式”,“公用化”变成“公寓化”,“水泥森林”中各家各户封闭,交流越来越少。

  在长春市,退休后搬到重庆街道崇智社区高层的史品忠老人,明确表示了对这种邻里不相识的烦恼:“我是工人出身,性格外向,在楼道内,看到大伙走路匆匆,进屋就咣地关上防盗门,心里不是滋味。每次看到别人搬家,我就想过去搭个话,帮个忙,认识一下。”

  邻里不相识,在有的人心中产生一种莫明的恐谎。在长春市教育系统工作的马文玲,一直在丈夫单位的宿舍楼内住着不足80平方米的老房子。“我们有过买商品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想法,可至今没有实施,就是因为不想住到一个邻里不相识的陌生楼房内,在现住的旧楼内,至少有许多熟悉的朋友与同事。”她说。


-----------------


报章报道:我国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国民居住在政府组屋里,但组屋居民的关系却没有因组屋的密集而更亲密。试提出你的看法。

郭美惠

  根据报章报道:我国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国民居住在政府组屋里,但组屋居民的关系却没有因组屋的密集而更亲密。对此,我觉得这是件不容我们乐观视之的现象。

  政府建设大量组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加坡地稀人稠。要知道,我国在世界地图册上只是一个小小的红点,最缺乏的就是土地。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外来的人材选择定居新加坡,所以,也唯有高层组屋的建设,才能基本上解决人民居住的问题。

  大量的组屋建设,居民之间的接触更见频繁,但组屋居民的关系为什么不见得更加亲密呢?

  首先,我们需要探讨的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的社会竞争激烈,工作更具挑战性。因此,很多人必须从早到晚忙着工作,没什么时间和隔壁的邻居闲聊来往。

  其次,邻居之间的关系可能因为某些事情而产生了磨擦。比如:隔壁的邻居在三更半夜把音乐开得太大声,或者邻居没有拴住自己的宠物,让它在走廊上随地大小便,或狂吠乱蹿。这种生活上的差异,随着住户之间的靠近而更形严峻。

  其三,邻居之间的感情可能太过熟悉与亲密,最后因为邻居随时随刻的探访而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因而有意的与对方疏远,以保有个人的空间。

  如果人民之间不能够亲密的相处,这个社会就会表面上看来很平静,暗地里却地雷处处,波涛汹涌,像备受瞩目的如切路邻居之间的纠纷就会不断地发生。此外,如果自己在家里遇到紧急事件而须要他人帮忙时,却不能依赖最靠近的邻居,后果就有可能不堪设想了。

  为了改善人民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宣传邻居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并且办讲座,或者举办一些活动来促进邻居之间的感情,以鼓励邻居之间多交往。此外,政府也可以在组屋的建造上采取四合院的结构方式,四周建组屋,而组屋都面向中间的大广场。广场内设有庭院、花园、购物中心和游乐中心等,这么做可以让社区内的住户们每天都要经过这里,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彼此接触,对居住的环境更有向心力了。

  政府能做的只能是这些,而最终“要与邻居培养好感情”的决定还是我们自己。因此,我觉得人民应该自发自觉地和邻居打交道。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应该明白邻居对我们的重要性,并珍惜与邻居之间的友谊。再说,人民之间的和睦共处,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与生活

工作与生活为什么失衡?            

2007-07-26

  工作繁重,是现代打工族最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也是许多人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所感受到的最大压力。从早忙到晚,甚至还把工作带回家,在家中开夜车,即便到了周末,也还一心牵挂或担心着工作。在这样的情形下,工作与生活自然严重失衡。


  许多人之所以如此忙于工作,以致忽略个人健康、家庭生活、社交活动、消闲活动,分析起来,应该至少有两大因素。一是个人的因素:一方面当然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另一方面则显然是出于一种不安全感,生怕一旦在上司心目中工作表现欠佳,饭碗跳舞,或晋升无望。另一就是管理人的因素,那就是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对下属施加太大的工作压力,或是定下不切实际的工作目标,不顾一切,驱使他们拼命工作。


  因此,要达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至少需要从上述两个关键因素下手。政府决定在这方面起带头的作用,确实是个值得鼓掌的做法。作为全国最大的雇主,政府的一举一动都能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比如,迟至三年前才实行的政府部门每周工作五天制,虽然是跑在许多私人企业之后,至少使到更多雇主不得不响应和跟从,使五天制更加的普遍化。


  不过,五天制的实行,也许也带来了某种负面的效应。因为,一般的做法是把原本五天半的工作总时数分成五天来做,每天延长工作时数,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般家庭日常的生活作息,也可能影响单身者的社交活动。

  无论如何,政府要进一步带头贯彻亲家庭措施的良好意愿是应该受到肯定的。政府显然也已经认识到,如果只把这一工作交给人事部门去兼任,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主管公共服务的国防部长张志贤前天宣布,政府已决定要在个部门安排高官倡导之外,还要聘请专人,全职负责协调机构或单位内的亲家庭措施。对在公共服务部门和法定机构任职的11万公务人员来说,该是个令人雀跃的好消息。

  作为全国最大的雇主,政府还可以做的,是同工会紧密协商,订立合理的主要工作表现指标,并使各级主管都参与其中,明确的把确保属下工作与生活平衡列为他们的任务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策能获得认真贯彻,而不会在任何一个管理环节中被任何主管人员卡住。

  虽说政府的这一主动目的之一是在于减少公务员的流动性,有助于各部门留住人才,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在于改善工作环境,照顾好公务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他们都能愉快地为生活而工作,并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创意性,提升工作热忱,加强归属感,而不是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一味卖命地工作,为工作而生活,完全失去生活的意义和情趣。

  政府的这一人性化主动,应该获得广大雇主们的效法。私人企业界以利润为主要驱动力,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也往往容易陷入盲目追求更高的利润底线的歧途。为了达标,一味地要求员工更多(工作)更快(完成),置员工福利和生活平衡需要于不顾,这样的管理文化也是要不得的。在这方面,职工会必须起到有效的制衡作用。

  除了雇主,员工本身也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认识工作与生活取得平衡的重要性,避免变成工作狂,影响个人的健康,甚至家庭的和谐。如何掌握好生活的节奏,避免顾此失彼,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或能很好的处理的问题,因此,鼓励雇主们在职场多开办一些有关的讲解班和培训课程,或许也是必要的。

奖学金与年轻人价值观


奖学金与年轻人价值观         

2007-03-29

我国公共政策中的奖学金制度,是源远流长而且行之有效的一项健全机制。资料显示,公共服务委员会在1961年便开始颁发政府奖学金。对许多年轻新加坡人来说,政府奖学金是个人上进的梯阶;对政府来说,选拔人才加以培训,并在日后留住他们担任公职,是维持公共服务优良素质的重要做法。

  当然,任何机制的设立,都有先天上的矛盾。比如说,学成之后要照顾个人前途还是要履行社会责任,便往往让奖学金得主产生心灵上的挣扎。

  奖学金的一纸合约,是否足以“绑住”年轻人服务国家的意愿?而得奖人在学成之后,对国家社会是否具有道义上的回馈责任?对于“毁约”问题,其实2000年便曾引起一轮激辩。最近,这个问题也由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席杨烈国与一名前公共服务奖学金得主在网上的交锋,而成为社会的焦点。

  杨烈国说:“我对奖学金得主毁约采取严厉的态度,是因为我相信我们应该维护价值观。”他指出,科研局70%的奖学金得主都住在组屋区,机构花了很多钱栽培他们,而他们也应当回馈这样的支持。他认为一般奖学金得主履约服务公职之后,约满时只是三十四五岁,如果以“年纪大”影响上进的途径为毁约的理由,是说不过去的。

  杨烈国的结论是:奖学金得主必须回来新加坡,为国家作出贡献。如果这些年轻人都缺乏报答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念,新加坡将没有前途可言。 
 
  固然,这回的网上辩论也牵涉了一些细节问题,例如政府应以怎样的“分数”标准来确保奖学金得主不会荒废学业。不过据我们的理解,这里的关键还是在于奖学金的道德意含:奖学金合同到底只是“金钱交易”的法律条文,还是一份意味深长的公民信约:体现出国家赋予的荣耀与社会委托的责任?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时代到来,无疑也导致人心的转变。时至今日,有机会到外国深造的优秀学生,出路确比以前宽广得多。吸引更多年轻人申请政府奖学金,加入公共服务的行列,其实也是这些年来政府面对的挑战,而挑战也越来越大。

  上星期四,在政府行政服务常年宴会及行政官擢升仪式上,李显龙总理便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在新加坡,越来越多家庭有能力供孩子上大学,而欧美的顶尖大学也提供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全额奖学金配套,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就读,新加坡学生则是它们的热选。

  总理说:“今日的局面是完全不同的,现在是奖学金找人,而不是学生追逐奖学金。”他透露,政府须要在四个方面加强公共服务的奖赏制度,使公职人员对从事的专业感到自豪,以留住一流的人才。

  由此可见,政府奖学金的颁发与接受,奖学金得主的履约承担,都是“交心”的过程。这里牵涉了教育体制里道德培养的层面,也牵涉国民对新加坡继续维持清廉优质的公共服务所寄予的期望。

  前不久,本报采访了四名公共服务委员会奖学金得主。他们的共同点除了成绩优异外,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对公共服务充满热忱和献身精神。24岁奖学金得主余映汐,则宁愿放弃在英国获得超过15万元的年薪以及其他诱人条件,毅然选择回国服务。如果履行合约、担任公职无法带来自豪与满足感,这些条件优越的新加坡年轻人相信就不会作出这样的抉择。


新加坡人口


嗐,你忘了向屠夫感恩     

周锐鹏 2007-03-31

  再加200万新移民?很多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哪怕没表反对,眉宇间也难掩一丝狐疑和不安。

  是忧虑文化冲突?假象。在新加坡,能有什么文化冲突?如果连世界各国那些白的黑的企业主管都把新加坡列为亚洲的旅居首选地,住得那么惬意,喜爱得那么不得了,那么,以中国和印度为主要来源地的新移民,还能跟我们有多少“文化冲突”?

  坦白说吧,你是担心资源更稀缺,是担心经济利益起冲突。

  经济的核心是稀缺问题——回家时电梯更拥挤了,也是一种稀缺感。可是,真正“稀缺”了多少?虽然电梯拥挤了,但是换了速度更快的电梯,原来的“稀缺”就得到了补偿。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有能力获得另一些资源来更换电梯,消除稀缺感?抱歉,是“人”。

  这么多年来,我们不是老爱说新加坡的最宝贵资源是人吗?怎么一谈到移民问题就忘了我们的座右铭?关起门,不让人进来?如果你把前面那句话的“人”字换成“资源”,你就知道不能关。别沮丧,不关门符合全世界最优秀的经济学家的主张,包括所著教科书《经济学》50年里被全世界各国翻译与再版16次的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不是美国人总要别人开放,他们自己也未必就爱开放。80年代,美国国内就有强烈呼声要把国门关紧。那个年代,美国工厂纷纷倒闭、失业大增,不少人疾呼实行保护主义。当然,后来我们知道,多数美国人听取了优秀经济学家的意见,知道了要保障生活水平提高,关键是在每单位投入的产出,也就是“生产率”的提高。这样一个“开”的观念,使美国经济再次领袖群伦,也使我们最近都在跟着谈“创新”。

  我有条件不追吗?

  不过,很抱歉,你还是慢了。萨缪尔森说:“经济学正日益关注快速的创新。”
注意,仅仅“创新”还不够,必须是“快速”创新。我们追得来吗?或许,你还可换一个方式问自己:我有条件不追吗?

  当你的脑子里是在为“稀缺”而忧虑的时候,你反对增加人口、反对接纳新移民的理由恰恰就是你须要反对的理由。你如果是担心国人经济利益受损而反对650万人口目标,那你就会被经济学理论批驳得哑口无言。经济学家还会告诉你,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个国家必须集中精力从事比较其他国家而言效率更高的活动,才能收到最大效益,创造最大财富。比来比去,除了地理位置,新加坡最大的优势还是人。

  不,我不是说你必须接受增加人口的说法。你尽可自己把蛋糕吃掉,但是,经济学家说,“你不能既要吃掉蛋糕又要继续拥有它。”你如果满怀心思想着的美好生活是住更高档的房子、开更新式的车子、穿戴最时髦的服饰、每个假期都出国旅游,那你就得接受今天跟这些人共享蛋糕,明天跟另一些人共享蛋糕——你不能独享,但总有别人在烘焙蛋糕让你分享。

  当然,你也不能假设你一定有蛋糕可吃。在整个90年代,美国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失业、近10万个企业破产。有人落后了,有人贫穷了,但那是另外的问题,须用另外的方法解决。你尽可要政府想办法让大家都有蛋糕可吃,而不是要大家都不吃。总之,如果你满脑子是经济利益,你就别反对增加人口、吸纳移民。

  你说,不,我不是反对新移民,我是不满他们来这里只为得到好处。

  嗯,你是说,移民心态只把这里当做赚钱地方?你理直气壮得俨然自己已经跟土地结合在一起?抱歉,现在轮到社会学家笑你,因为你过去到现在的行为其实跟移民没什么两样,你也只把这块土地当做生财的园地——你不停的砸掉旧楼盖新楼,你不停的扒了旧路开新路,你问问周边,多少人还能再回到他小时候朗读课文的小学?多少人还能再回到他情窦初开时候就读的中学?甚至,多少人能指着校舍说“这是我大学时候上课的教室”?在社会学家眼中,生活中没有保留着许多依恋不舍的“旧景旧物”的人,就不是真正本土的(indigenous),就只能列为外生的、外源的
(exogenous)。

  如果你还不满意,质问为什么移民不感恩,那么,听听经典巨著《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1776年怎么说吧:“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你在漂亮的马路上什么时候感恩了铺路的外劳?你在享受着海南鸡饭的时候可有感恩鸡农?牛扒好吃,你什么时候感恩了屠夫?你也忘了,是吧?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

国民意识


留住人,还得留住心     


卢丽珊 2007-03-31

  菲律宾漫画家朋友第一次来新加坡,为应征工作来面试。面试完,我陪着他在下班繁忙时间搭地铁。坐在我们对面的乘客有一半不像本地人。两排座位之间没什么人站着,从玻璃反射发觉,我们坐的那一排也几乎不是本地人,包括他自己。

  他问,为什么繁忙时间那么少人?这新加坡不像大城市,在马尼拉繁忙时间搭地铁根本不可能这样悠闲。他说,如果能获得新工作,新加坡就是他将来的家。

  如果不说要使人口增加到650万,还不能感觉新加坡真的不很“热闹”。本地除了小印度Mustafa购物中心附近24小时灯火通明、人流车流不息之外,平日到其他购物中心走一圈,你会发现不小的差异。一些夜店甚至是许多座位空着,只有周末了才有人气。有时真不能怪本地侍者一副懒洋洋和一问三不知的模样。

  作为少数民族的印度友胞,竟然跑到大多数族群是华人的国家开设Mustafa购物中心,为各大民族和全球游客提供非一般的购物经验,这样的企业精神着实了不起。但是,相比于新加坡24小时的大型购物中心,台北更胜一筹,除了有霸级商场,还有24小时营业的诚品书店。哪一天我们也能养活一家诚品书店,才是离大都会的水平不远了?人口问题我本来不太关心,但是,菲国朋友的话却令我惊醒。新加坡的城市脉动连东京都不如,要向伦敦等大都会看齐,还有很多功夫要做。

  为未来人口增长进行提早规划是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但是为了增加人口,过程中却随时可能落入“重硬(体设备)轻软(体建设)”的牢笼。

本地人口组成起了巨大变化  

本地人口的组成悄悄起了巨大和复杂的变化,一般人是感受得到的:异族婚姻的普遍化、混血儿童触目皆是、各国各地风格的餐厅林立(由当地人开设)、汽油站的洗车工人来自说不出名字的非洲国家。有人告诉我,芽笼甚至出现拉丁美洲的艳女,那些原本只在世界或环球小姐选美赛才会念出来的国家名字,竟然为新加坡带来满城春色。

  然而这个现象对国家建设和国家认同带来的挑战似乎没有掀起广泛的讨论。对一个成立才42年的年轻国家,其实更需要深刻了解和思考新加坡越来越缤纷的异国情调,如何将这股力量汇入建国进程的洪流中,翻滚出更高一层的文明波浪。当我们把重点放在重造经济,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并在公共房屋和交通方面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便利,他们对于我国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各种影响,更应该受到高度关注。

  三、四年前,我因本报的《新天地》栏目访问了很多的中国新移民,广结良师益友。那天,在一场温馨的饭局发现——当时的永久居民都纷纷变成了公民,还没有申请成功的,生意却非常成功,还准备上市。看着眼前壮年、中年的他们,身边有老幼家眷相伴,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新的体会。这个国家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他们“放弃”了神州,小小的国度难道比神还灵?我认为答案在于他们的耕耘在本地有了收获,生活安定,更能为孩子提供不一样的教育和发展的选择。

  然而我无法想象他们在新加坡变老的情况。长远来说,这个新的家园能否抵挡旧家乡向心灵深处发出的召唤?新加坡能为越来越多元的外来人口提供什么样的精神文明?新移民在开创自己文化和社会空间的过程中,国家能给予的支援又有多少,社会又给予多少的支持?

  留住人,还得留住心。一个超级大都会是一个让全世界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都觉得自在并且能寻找到自己经济、社会和文化定位的地方。我们为国家的远程发展设想时,不能把外来人口当成经济的生力军、一个振兴经济的数字而已,否则当经济稍微失色的时候,他们又将循着经济规律,向另一个更繁华和富裕的国度奔去。

  新加坡的未来建设蓝图,在高调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大大鼓励新、旧移民及外来人口对社会发挥人文关怀,只有一个刻上他们脚印和思维的社会版图才能成为他们心灵和精神的恒久故乡。    

·作者是《联合早报》记者

全面防卫

全面防卫必须全面到位        

2007-03-19

  印尼在2月间突然宣布禁止出口陆沙,对这一影响巨大的变卦,我国上下反应冷静,确实做到了处变不惊。但深一层分析,“不惊”的背后,其实大有文章。正当建筑业开始复苏,两大综合度假胜地工程启动,新加坡急需大量沙石等建筑材料之际,陆沙的主要来源突然被切断,如果毫无准备,要建筑业界做到“不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按照常理,大家都要大吃一惊才对。

  国人之所以能做到处变不惊,实是因为有备之故。那边断沙的消息一到,这边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宣布动用我们的储备沙,同时,从其他来源进口,并加紧改用其他替代建材。正所谓有备无患,如果毫无防备,完全没有囤沙可用,完全没有其他替代来源,那么,不难想象,沙源突然被切断,必将引起极大的恐慌。陆沙事件给国人上了全面防卫重要的一课。

  国务资政吴作栋说:“这回我们所吸取到的教训是,什么东西都不可依赖单一的来源,无论是水、花岗石还是沙,我们都必须有许多的来源,即使是这些来源离新加坡更远……”。到目前为止,我国领导人已经不只一次公开表示过,不理解为什么印尼会在这个时候,断然采取行动,禁止陆沙出口。这当中充分流露失望之情。新印关系给人的印象是良好的,一些双边课题也正在通过谈判解决,两国最高领导人更达致了共识,要联手开发经济特区,合作前景美好。而在天朗气清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风云骤变,这就是教训。

  陆沙事件凸显全面防卫中的经济防卫和心理防卫的重要性。国防部长张志贤最近就这么指出,印尼禁止陆沙出口并没有沉重地打击本地建筑业,这说明全面防卫中的经济防卫使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他说:“虽然我们能尽量调整,但是如果我国从一开始就采取多元化的经济政策,经济活动就不会受到干扰。我国向来采取多元化和健全的经济政策,为不可预见的情况作好准备。”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陆沙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经济防卫固然不可或缺,心理防卫也必须到位,否则我们就可能被表面现象误导,措手不及。

  在关注陆沙事件发展的同时,国人相信也注意到日前美国公布的九一一恐怖袭击主谋哈立德的招供。这份供词再次证实,新加坡是卡伊达(基地组织)恐怖分子所要攻击的世界目标之一,而卡伊达同被政府破获的回祈团显然有密切的联系。哈立德供词提醒我们,全面防卫中的社会防卫和民事防卫也是不可或缺的。本地回祈团爆炸阴谋的及时被知情者揭发,尤其突出了社会防卫的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全面防卫的核心仍然是军事防卫。在国际关系中,弱国无外交;没有强大的自卫力量作后盾,也谈不上维护安全与发展。一个国家若不是有坚实的防卫力量,就不太可能在国际关系中开展外交,或同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和缔结互利的协议或条约。李显龙总理最近同基层领袖对话讨论财政预算课题时,就有人提出削减部分国防开支的建议,而总理也毫不含糊地作出这样的回应:“国防开支的课题非常重要。正当世界各地出现问题时,新加坡至今还能安稳地发展,就是因为我们有武装部队的关系。”

  綜上所述,全面防卫中的心理、社会、经济、民防和军事防卫,可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全面防卫必须做到全面到位。

小贩中心

你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全校演讲比赛,题目是“我对新加坡小贩的看法”。

---------------------------


提升小贩中心是件大事  
        
2007-03-13


  对大多数新加坡人来说,小贩中心就是日常生活的中心之一。由于生活节奏太快,或者由于饮食习惯使然,小贩中心早已变成大家解决一日三餐的重要场所。别看平常看起来卑微琐碎,但实际上却一天不可缺少。没有小贩中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成问题。

  在相当大程度上,小贩中心也能够体现新加坡社会的某些基本面,包括人民的饮食习惯、生活水平、卫生条件、素质修养和政府管理模式,等等。也就是说,小贩中心虽然是本地人的饮食场所,但却往往被外界作为了解新加坡社会的一个窗口。

  坦白地说,很多小贩中心的现状并不能真实反映新加坡社会的整体面貌,因为它们与现代化“花园城市”的概念有较大反差。这不只是因为脏与乱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改观,而且一些摊主和摊位给人的印象都不是很好,例如衣着不整不洁,言行举止粗放,餐具过于陈旧等等。这些现象看在外人的眼里,新加坡的形象难免会被打折扣。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不应该对小贩中心有过高的要求,因为摊主都是小本生意人,营业成本不低,维持起来并不容易,得过且过就好。这一点我们也有同感。说实话,从顾客的角度看,大家对小贩中心的要求既简单又直接,好吃就好,对于其他事情也无心在乎。

  但是,话要说回来,社会毕竟在进步,没有人不希望有更好的饮食环境。特别是由于多数人每天接触小贩中心的时间,比接触自家厨房的时间还要多,因此,全面提升小贩中心的素质,实际上直接关系到全民的日常生活素质。

  正是因为有这些方面的考虑,新加坡政府一直很重视小贩中心的改造和提升。通过最近若干年来的翻新,那些原本陈旧不堪、灯光黯淡和脏乱不整的小贩中心,现在已经焕然一新。有些甚至还安装了冷气设备,明亮整洁,干净舒适,环境大大改善。

  不仅如此,政府还拨出专款,为摊主提供各方面训练,涉及顾客服务、摊位摆设和食品卫生等。这项计划从去年5月开始实施,目标是在两年之内,使全岛5000名小贩都能接受到这些方面的指导,既不影响摊主的正常业务,又不给他们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我们对此给予高度赞赏,但在同时,也希望有关当局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此类培训计划更具针对性,更加有效。

  每当谈到小贩中心的提升时,人们都会下意识地想到是否又要涨价。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有关当局有必要纳入慎重考虑的范围内。

  我们认为,改造和提升小贩中心是社会建设工程,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所以政府应该津贴成本,避免加重摊主和消费者的负担。否则,小贩中心的提升工程将会使公众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增加这一工程的实施难度。



小贩             

2007-03-17

  劳动力发展局拨180万元,在两年内为5000名小贩提供顾客服务、摊位摆设、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培训。怎么样让小贩有优质的服务水平,再次进入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怎么样才是吸引食客的小贩?本期《当下热弹》三篇文章,从小贩的特质、文化与真正的卖点来谈小贩……



不是梦中的小贩        

周锐鹏 2007-03-17

  和很多人一样,我常上“小贩中心”吃饭。我相信,多数人也和我一样,上小贩中心,不是为了要吃哪个摊子的东西,而是到了“中心”再想该吃什么……鸡饭?酿豆腐?菜头粿?鱼丸粿条?嗯,没关系,反正哪里都一样,今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

  这样的“中心”更像餐厅。不是么?学校里、医院里、大机构里,都有类似的新颖“小贩中心”。在我们脑海里,突出的是“中心”便利的地点和舒适有冷气的环境,已经不是个别的“小贩”。小贩形象模糊,模糊得甚至叫人记不起他们做的东西是咸一点、淡一点、甜一点还是辣一点。不是很多小贩中心已无小贩之名了么?它们叫“食阁”或者……总之,名字拉风,就是没“小贩”两字。我们之所以仍叫他们“小贩”,是改不了口。  

怀念不在的老摊

  亮丽的“食阁”越来越多,可“小贩”还在么?如果他们还在,为什么我们总怀念那些不在的老摊子?为什么我们总夸赞那些已逝的父辈、祖辈的巧手?为什么我们总是时不时要不辞舟车劳顿去找那残留在某个角落的一两家老旧小咖啡店,为小店里那老摊子的美味兴奋、痛快、满足一番?

  走进“中心”——不,食阁——受过良好培训的小贩或许会亲切微笑,“老板,要吃么?”摊子上是供应商备好的半成品,架个炉,生把火,烧开了水,加点油,再撒点盐,或醋,或酱油,或芫荽,或冬菜……就像家里勤快聪颖的女佣,端上一碗来,差别或许只在:你得马上掏腰包付钱。但是,你真确定那是你记忆中的“小贩”?

  你也许有点犹豫,不过,我告诉你,小贩也不觉得自己是小贩了。他收了你的钱,放进收银机,几个小时后,“中心”业主的代表就来把收银机里的钱收走了。不是只收这一摊,是每一摊;不是只收这一天,是每一天。小贩——暂时还是这么叫吧——跟中心业主订有合同,每天营业收入,业主收去。下个月中,也就是离这个月初大约一个半月后,总计好了,扣下租金(每摊每月4000或5000或6000元,或更多)、清洗碗盘费(每摊每月或800或1000元),另抽大约20%营业所得,再把余钱(如果还有余钱的话)还给小贩。通常,合同规定小贩每天必须营业16小时,如果是租用24小时摊位,更得营业24小时;每月最多只能休息两天,如果多休一天,每天罚款以百元计。就这样?不,还有。合同三年一换,“中心”每装修一次,每摊分担或者5000,或者1万,或者……最新数字,6万元!

  好,可以开摊了吗?不,先交三个月押金来。

  摊子还没开,已耗去了好几万,还得另外准备好第一个月半的料钱和工钱。如果你太穷,即使三代火头军,还当不成小贩!

  如果交了押金、租金,还欠着装修费,又倒霉做不好生意,抱歉,准备破产吧,小贩!

  你也许不服气。不去跟这些业主租摊位行不行?行,找找看新加坡还有哪个好地点没被那几家“小贩中心”重金包下了。乖乖回来租摊位,像打工仔那样地干活吧,小贩!

  我痛恨邋遢、粗鄙、无礼的小贩——劳动力发展局拨180万元给他们培训?太好了!尽管我注意到按规定必须罩住头发的帽子只是斜斜扣在后脑勺;按规定必须戴上的口罩却是套在了下巴;按规定用来确保卫生的手套,套在手上料理食物,也收钱找钱……尽管我注意到这许多的装模作样,我还是可怜越来越多压在五指山下的小贩。

  我其实愿意容忍他们的粗鄙、无礼——如果他们的全副心思都投注在手艺上,把烹调食品视若艺术家做着心血结晶,不放过每一个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精心研究丰富精致的口味,确保我永远为它垂涎。啊,做食品一丝不苟的小贩,就是真正对顾客绝对负责的小贩,那是我梦里的小贩。可惜,他们做不到了。那样的小贩,已快速凋零。

  怎么办?接受现状。有了小贩再建中心的日子已经远去,现在是有了中心再找小贩——如果你还叫他们“小贩”。

  “小贩中心”仍活在我们生命里,但已不是梦中的小贩。

  喂,吃什么?鸡饭?酿豆腐?菜头粿?鱼丸粿条?这里都有!

·作者是《联合早报》评论员



吃大牌档的“服务”?     

李慧敏 2007-03-17

  如果有人说香港的服务行业水平普遍提升,我对此会有保留,因为服务态度是以你所付的价位提供给你的。以餐饮业来说,香港较大型的餐馆服务态度的确较好,但是走进一般茶餐厅,你可别希望得到太好的服务,而露天大牌档(香港普遍又称“大排档”)更没所谓“服务”可言。

  有一回,我在公司附近的大牌档用餐,整个地方“弥漫”着油烟,只见厨师忙着炒着一道又一道的菜,助手们将一盘接一盘送上。其中一个负责点菜的阿婆一直黑着脸,嘴里唠叨个没完。她正将煮好的菜端给顾客,顾客旁边的一位女郎挡着了阿婆,阿婆于是喊了一声“靓女”。女郎有些心不在焉,阿婆不高兴了,嚷着:“别挡着啦,都叫你靓女了还不让开!”

  其他服务的大叔大婶们虽然没那么恶劣,但也同样没空跟客人好声好气,因为这里节奏快得根本没有讲礼貌的时间。可奇怪的是,虽然服务态度不佳,却没有人太介意,而客人(包括游客)更源源不绝。毕竟,以低廉的价钱就可以品尝到美味的佳肴,满足口腹之欲,还能要求什么?

  在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我们也不时会遇到“服务态度”不佳的小贩,尤其是那些“名气大”的小贩,火气也很大。尽管如此,他们的摊位偏偏是人龙最长的(而且必须自助服务)。看到这种情形,我想到一句话可形容这些小贩的成功:“欲攻其心,先攻其胃”。这些“名气大”的小贩成功攻克了人们的胃,故也攻下了人们的心,以至人们都对他们“死心塌地”。

小贩是创业者不是打工仔
  
  不过,这些服务态度差的小贩或许已成了政府培训的对象。最近新加坡政府拨出巨款,为小贩在顾客服务、摊位摆设、食品卫生等方面提供培训。这再次显示了政府的用心良苦以及未雨绸缪的远见:我们以后将迎来许多外国游客,须培训小贩服务外国贵宾,让他们对新加坡留下好印象。

  这也反映了我们社会“非常新加坡”的一面:凡事都要政府来插手,凡事都有一套规则,凡事都必须在一个系统里运作。当然,这种条理性使社会操作脉络分明,不过却只能培养出执行人员,而不是创造者。

  当然,小贩接受训练以提高专业形象和知识,未必不是好事,但这些主要还是应该作为辅助,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以后的“受聘机会”。因为小贩应被视为创业者,而不是打工仔。他们应该是以具有特色的“产品”占领市场,因此必须想想应该如何烧出更美味、更有特色的菜肴,再想用怎样的宣传花招吸引顾客。

  服务当然是一个方面,如果两个摊位的烹饪水平相同,我们会选择服务较好的那家。前提依然是菜肴水平。如果吃起来味如嚼蜡,摊位的服务再好,环境再有特色,相信也没人会想折磨自己的味蕾。

·作者在香港从事新闻工作


小贩也可以是经典        

张劲东 2007-03-17

  新马一带的小贩中心(又称熟食中心,英文是hawker centre)可谓驰名已久,原是由政府兴建的室外开放式饮食集中地,售卖的食品物美价廉、种类繁多,以东南亚熟食以及饮品为主。一般小贩中心建于组屋邻里或交通要道附近,尤其受到中下阶层民众的欢迎,性质和香港的“大牌档”(也称大排档)差不多,也各有千秋。

  追溯香港大牌档的历史,源起于上个世纪40年代。香港在二次大战中被日军占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日军投降后,英政府鉴于当时百姓生活艰辛,把大牌档的执照优先发给死于战乱的公务员的家属,使他们多一条生路。而新加坡的小贩(也通称“大排档”)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开始兴起,政府为对付街头无照经营的熟食小贩而兴建了大型的熟食中心。但小贩中心的卫生情况每况愈下,恶名远播,政府不得不加强管制,演变成熟食小贩需要符合一定卫生条件方能领牌营业。1990年代后期,政府改善小贩中心经营环境,并将英文名称由hawker centre改为food centre。

  香港和新加坡的小贩中心起源不同,但功用一样,都是老百姓最常去的地方。我们的小贩中心代表了人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品味。现在的小贩中心干净明亮、多元化,本地美食应有尽有,品种丰富、快捷便利又丰俭由人,可以吃饭,可以喝茶聊天,已经像血溶于水似的融入所有新加坡人的生活。

  所谓“民以食为天”,“天”只要不掉下来,社会就稳定,政权就不会受到终极威胁,所以管理好小贩中心,就是帮助人民管理好他们眼中的“天”。重视归重视,怎么管理小贩中心还真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不能因为生意小就简陋有理 
   
  就管理技术水平来说,新加坡绝不逊于香港,但在文化特色打造方面新港两地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那就是韩国。在韩国,卖小吃的摊子叫“包装马车”。很多“包装马车”还装有动力,有的直接从小卡车改造而来。不仅年轻的学生喜欢在“马车”里聚会,中老年人也会在上下班时顺便来到“马车”前吃上一口。

  过去韩国的小食摊设在汽车上,现在这些小食摊已经发展成种类繁多装饰得很有个性的移动花店、寿司店、服装店、日用品店,难以计数,而这些移动卡车上的店构成了韩国MBC电视台称之为特有的“道路文化”。

  新加坡也需要这样的文化塑造。但多年来我们被迫更多地周旋于行政管理方面的技术探讨,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事宜需要进一步推敲,主要是各方诉求上的差异造成的。政府关心的是摊位对市容市貌形象的影响;小贩关心的是租金、税务优惠、基础设施条件(面积大小,甚至排水系统)、条例限制尺度(招徕顾客的自由度)、小贩的公积金缴交等问题;消费者关心的是卫生条件(包括厕所的卫生)、价格合理、停车方便等等。作为政府,要协调各方的要求,最终形成既维护地方饮食特色文化又融合了现代生活方式的小贩管理模式。有几块简陋的砖头抛掷如下以图引玉:

  一、小摊贩作为自由职业者,自发成立全国统一的“摊店业主联合会”,维护小摊贩的合法权益。小摊贩日常运作所遇到的问题,如租金成本、行业自律、入行就市、旱涝保收、市容市貌等问题大多由这个组织负责;

  二、组织协助小贩用创意的招牌设计,热情而得体地招徕顾客,并设立统一的投诉举报专线,张贴在每个摊位的明显位置,公平地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制约了摊贩不文明经商的行为;

  三、建立简单划一的卫生认证标志,优质服务认证标志,定期更新确认证书,增加旅游者的信心,并举办创意服务、个性经营、招牌笑容等各种形式的全国比赛,增强良性竞争意识;

  四、帮助摊贩树立职业形象和职业信仰,不能因为自己是小生意就自认简陋有理,小摊贩也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小而全、小而精的行业亮点。看看日本人的小餐馆、居酒屋,看看土耳其人的冰淇淋售卖摊,都能成为都市一景,成为旅游业生命线上的血液。

·作者是本地电台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