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0日星期五
通过具体措施防范电话骗局(2008-06-20)
通过具体措施防范电话骗局
(2008-06-20)
鉴于电话骗案频频发生,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前天宣布,和汇款公司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联手推出一个安全意识与防诈教育计划,以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其具体的做法,是在西联汇款所有65个代理处(包括其中的47家新加坡邮政分行)张贴海报和发送传单,并在各处银行分发2万3000张传单,提醒公众留意此类骗局。
而公司方面,除了其经过训练的职员会相应提高警惕,把守最后一道防线,帮助客户及时识破骗局外,也重新设计了汇款表格,在表格上提供有关防诈骗的资讯和警方热线号码等。公司职员如果发现顾客可能是受到欺诈或堕入骗局,也有权拒绝汇款交易。
有关电话骗局的新闻不时见报,但是至今却还是不断有国人上当,这说明单靠呼吁和一般性的宣导,并不能很有效地打击和防范这类罪案的继续发生,因此,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除了继续努力进行公众教育之外,实有必要更深入的研究,并想出更具体和有效的对策。这回和汇款公司联手推出的计划,可以说是教育之外的一种比较具体的做法,真正为防范电话骗案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当然,要应付骗徒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法,这还是远远不够的。罪案数字本身就说明了这点。罪案防范理事会引述的数字显示,去年共有超过350人上当,被骗走的钱共达460万元,骗徒主要是通过汇款公司和银行获得骗款。
最常见的诈骗手法是中奖圈套,去年共有325人掉入这类圈套,损失款项最少的是200元,最多的则达35万元。近月来,骗徒也采取了电话假绑票的手法。从去年8月算起到上个月,在假绑票案中被骗的有22人,损失款项由500元到6万元不等。上述数字相信只是有向警方报案的数字,有多少人被骗了,事后觉得无奈而不了了之的,则不得而知。另一种电话诈骗手法则是冒充司法或执法机关。由此我们其实也不能否定歹徒会利用其他在人们心目中有信誉或权威的机构或单位设计诈骗圈套的可能性。
骗徒诈骗手法不时在翻新,应对之道是要有人及时揭发。公众应有这方面的公德心,知者必报,而罪案防范理事会则应采取更加主动的做法,收集情报,一发现有新的诈骗伎俩出现,马上通过大众媒介和基层组织向民众发布,让公众能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并提高警惕。每个选区里其实都有防止罪案委员会这样的基层组织,这些防罪案委员会可以连同公民咨询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起到教育居民和有效传播罪案信息的作用。
不少受骗者是年长者,他们平时可能并没有读报或听新闻,也可能因为知识水平较低,较易成为歹徒下手的对象,要帮助这个群体,就不能只是通过宣导的手段,而必须通过相关基层组织,直接讲解和现场示范。
当然,打击电话骗局之类的罪案,最后还得靠执法部门加强执法,有效破案,将更多的骗徒捉拿归案,绳之以法,以儆效尤。与此同时,我们的立法机关或许也有必要检讨刑法的相关条文,看看现行的有关刑罚是否足以产生吓阻的作用。上个星期便有一名来自中国的电话绑票骗局骗徒在法庭被判罪,他与不明身份者串谋,试图通过绑票骗局敲诈本地一户人家10万元,结果失手被捕,最后被判坐牢9个月,这样的刑罚是否足以产生吓阻作用,或有检讨的必要。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