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星期二

爱国歌曲


话说爱国歌曲  

    
王振春 2007-08-09

  走过42个年头,岛国在各方面的进步,从民生到医药、教育、交通和国防等等,成绩昭昭焉在人耳目。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最能振奋人心,提高国家意识的爱国歌曲,我们似乎就比较缺乏。

  今年也有两首新出炉的爱国歌曲,那是叶良俊作曲,陈洁仪演唱的《There is No Place I Rather Be》与《Will You?》。宗乡总会提早庆祝国庆,整个礼堂挤得满满,出席者很多都穿红色的衬衫,兴高彩烈,合唱一首又一首爱国歌曲,营造国庆的气氛非常成功。

  爱国歌曲,能激励士气,鼓舞人心。但迄今为止,爱国歌曲似乎并不太多。我们的建国元勋,我们42年来在建国道路上的苦与乐,我们的军人保家卫国的故事等等,都可以写成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在校园唱,在民间唱,在卡拉OK唱,对培养国民归属感,肯定会起一定的作用。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的作曲家,也创作过一些爱国歌曲,如《家》,《奋起吧,新加坡》,《相信我吧,新加坡》,《唱吧,新加坡》等,都很受欢迎。前年如切翰林书会主办新中文化常识比赛,我受邀担任评判,印象最深刻的是,中间有段合唱的余兴节目,唱的那首歌,是本地声乐家田鸣恩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新加坡,你多年轻》,这么好的爱国歌曲,当年那么轰动,时过境迁,被冷藏了几十年,难得如切翰林书会想到它,让它再登舞台,如切国会议员曾士生还带头领唱,实在难得。

  建国42年,我们从风雨中走来,再大的困境都克服了,没有理由在推广爱国歌曲方面做不出成绩来。我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个大型的歌唱比赛,年轻的歌手比比皆是。最近一两年,歌唱比赛还走进校园,莘莘学子,几乎个个都喜欢唱歌。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歌唱环境,为什么不推广爱国歌曲呢?

  中国当年对日本的八年抗战,最后获胜,光复失土,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当时有唱不完的抗战歌曲,什么《大刀进行曲》,《歌八百壮士》,《保家乡》,《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与《毕业歌》等等,这些激昂雄壮的抗战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唱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使他们热血沸腾,士气大振,才能坚持八年抗战。所以,今天老一辈的中国人,对那些跨越时空几十年的抗战歌曲,还念念不忘。国共内战,站在中共一边的作曲家与作家特别多,田汉、冼星海、光未然、聂耳、安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为中共写了不少悦耳动听的革命歌曲,对它最终获得政权肯定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唱吧,新加坡》,期盼更多这样的歌曲在岛国出现,唱到校园,唱到民间,因为,要把新加坡建立得更美好,需要更多的爱国歌曲。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