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星期二

国家竞争力


世界竞争力排名

新加坡亚洲第一

洪艺菁 2007-11-01

  新加坡再次被评为最具竞争力的亚洲经济体。据世界经济论坛昨天出炉的《2007—2008年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位列前十名的亚洲经济体只有新加坡和日本,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

  亚洲其他经济体的排名依次是韩国(11)、香港(12)、台湾(14)、马来西亚(21)、泰国(28)、中国(34)、印度(48)、印尼(54)等。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共评估了131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并对它们的强项和弱项作了详尽衡量。另外,它也向约1万1000名商界领袖展开调查,以收集他们对各经济体竞争力的评估。

  这次排在前十名的依次是美国、瑞士、丹麦、瑞典、德国、芬兰、新加坡、日本、英国和荷兰。

  新加坡在一些指数的排名中表现优异,例如在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上排世界第三;增强效率方面排第六。

  这份报告所定的世界竞争力指数共由12个评分项目组成,新加坡在其中七项的得分排在前十位。

  报告指出,新加坡的强处在于公共和民间机制,包括政治人物具有公信力、少有繁文缛节、政府善用开支、政策透明度高等等。此外,新加坡的市场效率高,也拥有世界最好的海港和机场。

  新加坡政府在购买高科技产品方面也排世界第一。本地大学和业者之间的合作,则在全球排名第七。至于整体教育制度和数学与科学教育的素质,都名列第一。

  不过,我国的竞争力受到国内市场小的影响。国内市场排名全球59,海外市场则因出口量大而排名第18。

  报告指出,新加坡劳工队伍的教育水平不足、劳工法令有诸多限制及通货膨胀,是许多商业领袖认为在本地难以做生意的三大原因。

  在大专与中学入学率这两个项目,新加坡排在36和32位。教育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的排名是全球第100位,而妇女的劳动参与率也只排在第84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告是根据新加坡440万总居民人口来评估。这意味着百万外来劳动大军也在评估范围内。

  世界经济论坛在去年采用了全新的“全球竞争力指数”,今年又对这个指数的计算方式进行调整,评估项目从9个增至12个。

采用新评估标准

各国排名有变动

  在新的评估标准下,世界各国去年的竞争力排名也有所变动。例如美国去年的排名从第六调升为第一。一些欧洲国家的排名则因采用新标准而下滑,原先排在前三名的瑞士、芬兰和瑞典,都分别跌至第四、第六和第九。新加坡也从去年原本排名第五跌至第八。

  今年恰逢马来西亚庆祝独立50周年,这份报告也以特长篇幅分析马国独立以来的发展。报告指出,马国在基础设施、政府机制、政治稳定、科技提升、教育、经济、卫生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进步。

  但是,报告也批评马国政府将合约优先发给由马来人拥有的公司。它认为这是个过时的条例,导致在马国做生意多了许多繁文缛节,而这也是造成它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迟迟谈不拢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新加坡在2003年就已经同美国签订了自贸协定,对马国形成竞争。

  报告也指出马国的教育制度偏向马来人,因此仍有待改善。例如大专和中学入学率分别只在世界排名第60和第86。

  马国劳动队伍的健康也是其弱点之一,尤其是疟疾、结核病和爱之病蔓延,导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72岁。


没有评论: